灌云县同兴镇“四举措”创建国家生态镇
今年以来,灌云县同兴镇致力于创建国家生态镇,共圆生态同兴梦。工作中,该镇牢牢把握生态优先原则,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经济、优化投资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推动同兴镇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
一、巩固创建成果,理清生态建设思路。同兴镇于2013年获得了省级生态乡镇的称号。今年,该镇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这一目标,注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监督管理,着力加强"天蓝、地绿、水清"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建设,致力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加大生态创建力度,提升生态建设水平。通过宣传提高群众生态文明意识,配套提升镇区污水处理设施,抓好秸秆禁烧工作,改造提升镇容村貌,妥善处置乡镇医疗两废等一系列措施,力争早日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的验收标准。
二、加大环保投入,完善生态承载能力。按照“美化、亮化、绿化、净化”的工作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一是着力抓好同兴镇污水处理二期6千米配套管网的规划建设,加强同兴镇区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提升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质量。二是积极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和星级康居乡村建设,统筹项目资金,延伸辅道、路灯、绿化段面,加快卫生公厕、垃圾房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升级,增加环卫配套设施,不断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三是按照打造“一个靓丽的镇区入口、一个贯通的镇区路网、一个繁荣的核心街区、一个开放的生态公园、一个高标准的农贸市场、一个宜居的农民集居区”的六个一标准,加快镇区改造提升。四是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提高环卫干部职工待遇,强化公购岗位卫生保洁人员的考勤绩效管理,打造一支保洁全天候、管理无缝隙的环卫队伍。
三、加强治理手段,建设生态宜居乡镇。全面开展以强基础、清垃圾、净河道、添绿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整治任务延伸到每个自然村庄,实现环境整洁村全覆盖,切实消除卫生死角。不断加强镇容镇貌管理,重点整治集镇区环境卫生、经营秩序和交通秩序,坚决遏制、拆除违章建筑,规范建筑形态,努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全力以赴抓好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持续维护蓝天碧水的良好生态环境。弘扬绿色生态文化,普及环保科学知识,宣传和引导农户自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努力提升群众生态文明意识,加快形成形成全镇群众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良性格局。
四、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生态经济基础。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以发展生产绿色农产品的现代农业和伊芦山景区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业为突破口,探求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一是加强和做好农机设备及秸秆还田补助等工作,不断推广以秸秆还田为主的生态种植方式,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二是不断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构建品牌农业,推进初级农产品销售向食品加工业转型,带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开展农民实用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到现代农业园区创业、就业致富,通过高效益来推进生态农业发展。三是实施伊芦山生态科技园项目,建设茶园、植物园、生态垂钓中心,农家乐休闲观光游,启动伊芦山生态园提档升级工程,加强伊芦山风景区环境质量管理,推进生态旅游景区建设。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