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伊芦村“三举措”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好思路
灌云县同兴镇伊芦村充分利用伊芦山特有的资源禀赋,按照“上山到村入园”的建设总体思路,统筹资金,创新办法,着力构筑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发展联动、设施共享的城乡空间发展新形态。
伊芦村位于伊芦山南麓,全村有7个自然庄,14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4326亩,绿化面积2000亩,人口2750人。以前村民以种植和外出劳务为主,近年来,该村主动顺应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形势,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好路子。
一是打造生态旅游风景区。伊芦山远近闻名,有诸多的神话传说和历史人文遗迹,现为2A级旅游风景区。2013年1月,同兴镇与原伊芦乡合并设立新的同兴镇后,镇政府即将伊芦山景区提升工程纳入年度工作重点,先后完成了山前上山通道、钟庵和部分亭桥建设工作,景区的乡村旅游特色逐步显现。2014年,伊芦山风景区旅游规划完成初审。2015年,同兴镇实施伊芦山生态科技园补助项目,该村新建茶园、植物园100亩,铺设后山上山通道1200米,新建电灌站和蓄水池各1座;启动伊尹路文化产业特色街改造提升工程、山麓美丽乡村建设、山西生态垂钓项目;开展景区开发对外推介和招商,着力丰富人文景观设置,着力彰显历史神韵,着力放大生态旅游功能,不断增强景区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二是建设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为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公共配套,加快农村社区化进程,充分发挥伊芦山自然生态优势,于2014年启动伊芦康居示范村建设工程,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新社区。工程一期占地60亩,建成住宅290套,安置人口1500人;二期占地50亩,将建住宅182套,配套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幼儿园、市民广场、公共绿地等公共设施。集中居住区的建设让周边的农民搬进了新房,实现了原有宅基地的集中转换,既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又留出了市场开发的空间。在此基础上,还同步实施伊芦街道改造提升工程,新建污水处理泵站、改造雨污管网、新增绿化、亮化等;实施伊芦山周边7个村庄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引导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进一步提升居住区的向心力。
三是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坚持富民优先,把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拓展风景区旅游内容、新社区经济发展和新居民增收的产业支撑和重要抓手。伊芦山生态园建设项目于2013年6月正式启动,项目集特色种植、生态养殖、休闲垂钓、乡村休闲旅游为一体,占地面积约2000亩。生态园现种植葡萄460亩、草莓110亩、水蜜桃430亩、油桃130亩、西瓜370亩,培育形成了灌兴葡萄、伊恋草莓、伊仙水蜜桃、罘芦西瓜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受到市民普遍欢迎。园区的建设为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带动了周边农民进园创业、就业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今年,生态园将新增水蜜桃园、草莓园连体钢架大棚各100亩。随着园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园区的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园区帮民致富的功能得到充分彰显。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