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来源: 时间:2015-11-05 点击数:

    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宿迁市调研时指出,要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把农业发展方式真正转到科技创新驱动和体制创新推动上来,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持续兴办农村实事,进一步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
    罗书记的讲话告诉我们,要扶贫,更要致富;要解困,更要发展。扶贫开发的核心是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竞争力、增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样才能变输血为造血,从根子挖掉“穷根”。因此,我们要全面认识扶贫开发工作,当前,扎实做好脱贫攻坚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但不是我们的全部任务,更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江苏能否实现“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最关键要看苏北,最核心要看宿迁。所以,我们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不能满足于让群众脱贫,还要站在全省实现“两个率先”的高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建设新农村,把农业的发展方式真正转到创新驱动和体制机制的创新推动上来,确保在“十三五”期间推进全市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
    要致富,先修路。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首先要改善农村交通条件,解决“人从哪里走”的问题。要按照罗书记“交通是第一位,与改变片区落后面貌有很大关系”的指示精神,扎实推进道路通达、桥梁改造、水源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其次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紧紧围绕市域“双新一特”和县域“2+1”产业体系,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吸纳就业多、财税贡献大的项目,为农民特别是低收入农民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更稳更高更持续的工资性收入,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脱贫致富。
    向“互联网+”要效益,给传统农业装上创新发展的马达,是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路径。年初以来,我市把发展电子商务产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国家《“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出台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天时”,全面推进“一村一品一店”富民工程,以“一村”发展“一品”、以“一品”做响“一店”、以“一店”致富“一方”,实现了提升农业、致富农民、方便群众、繁荣农村的可喜局面。今年上半年,我市农产品网络销售13.5亿元、同比增长50.6%。目前,全市已有农产品网店2.8万个,全国“淘宝村”4个、省级“电商村”6个。对此,罗书记也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宿迁农村电商异军突起,对拓展农产品市场、扩大农民就业、解决谁来种地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如何,不是体现在数字的简单增长,归根结底要看群众的切身感受如何。不仅要看具体增加了多少经济收入,还要看群众的生活基础保障发生了多少根本性变化,是否让农民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到了方便、舒适、完善的公共服务。
    因此,我们在推进创业、发展实业、服务企业的同时,要舍得投入财力、物力和精力,高度重视农村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要把扶贫开发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结合起来,集中力量,重点攻坚,全面提升农村基础保障水平。要优化农村公共服务,围绕群众最关注、最急需解决的“医教水住行”问题,统筹安排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现代交通、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网络建设,实现全覆盖。要织密织好社会保障安全网,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应保尽保。扎实开展“救急难”工作,对因特殊情况丧失劳动能力、收入来源的特困群众采取兜底式扶贫的方式,真正让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绝不让任何一个困难群众在奔小康路上掉队。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发改局)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