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常发家庭农场——新理念打开“致富密码”

来源: 时间:2015-11-16 点击数: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成立1年,位于根思乡李秀河村的市常发家庭农场充满生机。凭借着“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网上销售”新渠道和无公害种养殖理念,已然可见这40亩家庭农场所蕴藏的财富,以及其经营者的眼光和头脑。
    建筑老板琢磨做点“家生意”
    说起常发家庭农场,不得不说到农场负责人常达山。常达山今年50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前往哈尔滨、海南等地打工,上过工地、卖过材料。经过多年打拼,他成了村内远近闻名的建筑老板。去年,一直在外闯荡的他发现山羊养殖收入可观,于是动起了回乡当农民的心思。
    “家庭农场’最大的便利就是办照方便,可以将经营项目写在一个营业执照上,不用来回跑。另外,国家既然释放了信号,说明一定会对‘家庭农场’给予大力扶持。”常达山对未来充满信心。
    “金钥匙”打开“财富密码”
    要让农场有‘钱景’,从开始养到卖出去,都离不了一个‘新’字,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新销售方式……”曹华泉说,凭着这样的见解,常发家庭农场很快就握紧了拓宽农场“钱景”的金钥匙。
    如今,常发家庭农场不仅投入300多万元,存栏1300只山羊,还开发了8亩地的花卉苗木区,栽种香樟、桂花、樱桃等苗木3000多株。“目前,我们在树木周围种上了草料,养殖的山羊全部食用这些天然食品,虽然比食用精料的出栏晚,但肉质却好多了。而且为了保证山羊质量,我们还从乡里面聘请了原来兽医站的老专家坐镇,所以在品质上客户都放心。”曹华泉说。
    除了生产环节的新理念外,在销售环节上,常发家庭农场也是紧跟潮流。在农场“官网”上,总是会定期图文并茂地“播报”山羊长势、更新“菜单”。“通过网络销售传播更广,足不出户就能达成买卖”。曹华泉介绍,为吸引更多顾客,农场又投入数百万元建设了集观光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乐,光这一项每年就预计可接待游客上万人。
    “从一年的发展来看,势头是越来越好了,乡党委、政府在养殖产业发展上,积极帮助我们争取惠农贷款项目,为养殖户解决资金问题,乡畜牧站工作人员也会不定期地对我们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引导服务,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发展的信心。”曹华泉说,农场将通过林下养鸡等方式拓宽养殖种类,提升常发家庭农场的产出效益。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泰州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