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今年粮食生产有望实现“十二连增”
金秋时节,田间稻浪起伏机声隆隆,收购站里一派繁忙景象,售粮农民喜笑颜开。连日来,市农林、水利农机、粮食等部门合力协作,多措并举,全力确保秋粮丰产丰收。据市农林部门预计,今年宜兴市秋粮亩均产量较去年持平略增,粮食生产有望实现“十二连增”。
近年来,国家强农惠农力度持续加大,粮食直补等政策更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今年,全市水稻良种补贴面积42.5万亩,针对生产前期降雨偏多、低温寡照等不利气候因素影响,市农林部门科学指导农户适当增加穗肥用量。加上后期天气总体较好,今年水稻穗型较大,结实率较高,预计千粒重不低于前5年平均水平(27克),水稻产量有望好于预期,预计亩均产量较去年(605公斤)持平略增。尤其是分布在全市各地的丰产方更是增效显著,今年平均亩产近800公斤,其中高塍镇种田大户杜新明的水稻丰产方平均亩产达818公斤,刷新宜兴市丰产方亩产纪录。
为确保秋收工作顺利进行,市各有关部门及早筹划秋粮收割、收购、入库工作。市水利农机部门科学组织农机检修工作,并组织农机使用和维修培训班,对200多名农机手进行培训,目前全市有1000余台收割机和900多台大中型拖拉机奔波在田头。市农林部门全面加强秋收秋种期间的农情报送工作。从10月底开始,全市各镇(园区、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加强调研,做好各类农情搜集、统计工作,并每周三次上报秋收秋种进展及市场动态情况。同时该部门还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基层和农户做好防范。市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也就秋粮收购、运输等开设了“绿色通道”,方便农户运粮、售粮。
由于受经济增速下降、能源价格下跌以及进口替代等因素影响,国内粮食需求不旺、价格低迷,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今年国家稻谷最低保护价与去年持平,但远高于市场价,目前宜兴市国有粮企粮食收购和库存压力大的问题尤为突出。为此,市粮食局切实担负起惠农利民的社会职责,一方面全力压库促销,加快企业自营粮销售,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加快拍卖在库政策性粮食及已销售粮食出库,千方百计腾仓并库,备足仓容,防止发生“卖粮难”,确保符合质量标准的粮食应收尽收。同时,市粮食部门还引导农民有序售粮,积极为农民提供晒场和工具,启用烘干、除杂等设施,帮助农民处理水分、杂物超标的粮食。截至昨天,宜兴市已入库秋粮近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