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钓鱼镇水稻超高产攻关方亩产过吨 再次刷新全国纪录
11月1日,省科技厅组织由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对兴化市钓鱼镇姚家村杂交粳稻“甬优2640”超高产攻关百亩方进行实产验收。经现场机收、面积测量、过磅称重、水分测定、杂质筛选等验收程序,专家组最终确认,102.5亩超高产攻关方平均亩产987.8公斤,其中最高田块单产达1017.7公斤,再次刷新稻麦两熟条件下机插水稻百亩示范方单产全国纪录。
为确保数据准确,专家们随机抽取了3个代表性田块,按照划定好的界线测产。实割面积分别为780.8平方米、633.4平方米、876.9平方米,收割稻谷鲜重分别为1272.7公斤、1065.2公斤和1502.4公斤。专家们在每个田块随机抽取三个鲜谷小样,用电脑水分测定仪测定含水率,稻谷标准含水率以14.5%、杂质以2%计算,最终确定攻关方平均亩产量和最高田块单产量。其中,最高田块单产首次突破1000公斤,比较高年份的2013年高25.1公斤。
“几块田的产量比较均衡,都在990公斤左右。百亩攻关方的水稻单产能达到这个水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创下了一个新纪录。”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程方民在测产时认为,今年水稻后期灌浆的温度条件比较适宜,攻关方前期水稻群体、穗数群体调控比较得当,有效降低了下部的空瘪率,水稻结实率94%以上,千粒重也得到相应提高。
钓鱼镇水稻超高产攻关方由扬州大学、兴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组织实施。攻关方选用了具超高产潜力的杂交粳稻品种,集成应用了水稻钵苗精确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水稻机械化超高产栽培攻关的新突破。实践证明,钵苗精确机插更适合于杂交水稻发挥高产超高产优势,适合大面积稳定高产、创造超高产,开辟了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与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新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据了解,在相关科研单位、兴化市农技部门的组织实施和指导与帮助下,2009年,钓鱼镇建立超高产攻关百亩方。当年种植的“甬优8号”水稻,以平均单产898.9公斤、最高单产937.2公斤的产量,一举打破了稻麦两熟条件下水稻百亩示范方单产的全国纪录,此后连续4年均打破这一纪录。
兴化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沙安勤介绍,今年的测产产量是兴化历史上水稻的最高记录,将为全市今后水稻持续高产增效奠定较好的技术基础。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泰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