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天气致连云港水稻收获结束期较去年推迟
今明两天,连云港市将迎来雨夹雪天气,气温也会随之降到0℃左右。11月份我市接连出现阴雨天气,造成秋收进度迟缓,部分水稻出现倒伏,秋收成本增加,秋播延迟。据市农委统计,截至昨日下午,全市水稻收割213.3万亩,进度为68.8%;秋种265.68万亩,进度为72.9%,均较去年有大幅落后。目前,全市上下正千方百计保秋收秋种进度。
据了解,25日后,随着强冷空气的影响,持续降雨天气有望结束,但气温明显下降,对当前农业生产仍然不利。截至23日下午,全市水稻收割213.3万亩,仅占全部水稻的68.8%。市农委专家预计,今年我市水稻收获结束期较去年推迟10天左右。此外,由于本月连续阴雨,我市未收水稻出现倒伏现象。据市农委调查,全市水稻倒伏较严重面积达到25万亩,占未收水稻面积四分之一左右。在倒伏田块中,靠近地面稻穗出现品质下降现象,表现为穗部颜色变暗,预计倒伏田块稻谷出售价比正常稻谷每公斤低0.2至0.4元。
笔者在采访过程中,有部分农户反映,由于连续阴雨,前几天刚收的水稻无法晾晒,已经发热发黄、出现霉变,造成卖粮困难。由于种植面积大,阴雨天气对种粮大户的影响更大。一方面阴雨天气导致秋收进度更慢;另一方面秋播进度受到影响,同时造成用工数量增加,今年收割上来的粳稻水分含量偏高,需要晾晒过后才能销售。
连续的阴雨天气还影响了秋种质量,导致种植成本增加。截至23日,全市还有近100万亩的小麦未播种。由于连续阴雨,小麦无法实现适期播种,适播面积小,此外,今年烂耕烂种现象不可避免,秋播质量将会有所下降。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月连阴雨将大幅拉长小麦播期,使我市小麦播期拉到2个多月,一些稻茬麦预计将推迟到12月上中旬播种才能结束。降雨还导致地块泥泞,机械开沟质量降低,需要雇佣人工开沟,费用相应增加。有的种田大户反映,每亩成本增加60至90元。
为了尽可能减少阴雨天气的影响,全市上下正千方百计保秋收秋种。市农机部门正全力统筹安排机械,抓住晴好天及时抢收。市农委组织广大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针对性服务指导,针对不同茬口、不同播期、不同苗情特点,制定相应管理技术意见,指导农民落实播种及管理措施。市农业专家提醒,已收获田块可采取先人工开沟降渍办法,尽快晾晒田块,以确保适墒播种。因田间过烂,目前无法机械播种的田块,可采取板茬人工耩播、穴播或踏板播种等,尽可能提早播种,保证播种质量,切忌烂耕烂种。对播种较迟田块,要适当加大播种量,保证迟播麦田每亩基本苗在35万左右。
在市农机部门的组织下,今年连云港市新建成粮食烘干服务中心17个,分布于全市13个乡(镇),新增粮食烘干机82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晒粮难问题。然而,在连阴雨的影响下,这远不能满足农民需求,特别是种粮大户对粮食烘干需求迫切。市农业部门建议各县区加大水稻烘干设备补贴力度,推进粮食烘干服务中心建设,以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