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19农户"尝鲜"网上卖菜 动鼠标就有人上门收菜
为了破解“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贵”的难题,记者昨从食品产业园获悉,“一日三顿”生鲜购物网在扬州首次推出以帮助农民卖菜为主题的业务。今后,扬州菜农只要在家动动鼠标,就有人上门收菜,并进行统一配送;市民通过网站下单,新鲜的农家菜2小时内就将送上门。
A
网络帮农民卖菜
菜农动动鼠标就可网上卖菜
“今后,扬州菜农只要在家动动鼠标,就有人上门收菜,并进行统一配送。”昨天,食品产业园日顿食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CEO黄小晖在电脑上演示了农民网上网卖菜的流程。首先,在网上搜索“一日三顿”生鲜购物网,点击“乡里乡青”子栏目,就能看到“农户直采,新鲜加倍”的字样,点击“发布商品”,菜农只要按照流程填写商品名称、意向价格、商品规格、商品图片、联系电话等内容即可。等到后台审核通过,签订购销合同,农户种的菜就能在网站上编辑上线了。
黄小晖表示,签订合同后,菜农只需负责种菜就行,无须担心蔬菜销售。只要市民在网上下单买菜,网站统一的物流就会联系农户上门取菜,在进行清洗检测等工序后,直接送入买菜的市民家中。
“这个平台的最大一个好处就在于,它的门槛很低,对种植规模没有要求,不管你是种田大户,还是在家门口种了一小块菜,都可以放在网站上销售。”黄小晖介绍。
B
运营一个月
19位农户“尝鲜”网上卖菜
“出村的东西贱,进村的东西贵”,这是农村的一个普遍现象。以前,农户处于价格谈判的劣势地位。而卖菜网能够使农产品实现双向流通,黄小晖说,“有的农户家里养了老母鸡,生蛋之后,要跑十几里路,拿到县城里面卖。而以后,村民完全可以拿到网上来卖。”
“这样还减少了中间环节,增加了农户的收益;从市民角度而言,减少了中间商的层层加价,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商品。”黄小晖表示,网站上所有的农产品只有销售了,他们才会拿一定的提成,没有销售则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记者了解到,该业务运营一个月以来,已经有19位农户“尝鲜”网上卖菜。
那么,这些在网上销售的农产品,食品安全如何保证呢?对此,黄小晖表示,“乡里乡青”是与农委、共青团合作的,网站有专门蔬菜检测,在与农户签订合同后,农产品会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检,确保市民的餐桌安全。
C
不用起早贪黑
农户第一个月赚了五六百元
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起床往集市上赶,下午开始采集次日需要销售的蔬菜,这是农户老李的日常生活写照。生意好时,一个小时蔬菜就能被菜贩子贩走了,生意差时,在寒风中等两三个小时蔬菜也批发不掉,价格也被精明的菜贩子压得老低。
“早就听说现在网上卖菜火,能赚大钱。”但老李表示,“网上卖菜”这个事情离他很远,也就平时听听而已,“坐在家里卖菜”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没想到真能赚钱!”拿到第一笔网上卖菜的报酬时,老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平时种的都是大白菜、芹菜、萝卜这些普通蔬菜,一部分自家吃,然后多出来的就拿出来批发,大约一个月之前,市场上的蔬菜价格特别便宜,大白菜只有三毛,萝卜也就四五毛钱,这个价格根本不赚钱。”老李表示,后来女儿帮他注册了这个卖菜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发布了蔬菜价格,当时也没想怎么赚钱,就想不亏本就行,大白菜、萝卜挂的价格是0.8元/斤,第三天就审核通过了。”
“网上有了订单,平台的工作人员就会联系我,上门来收。我记得第一次交易是六棵大白菜,卖了10块钱,比我平时批发给贩子划算多了。”老李说,现在手机一响,他就特别开心,因为生意到了,“平均下来一个月赚了五六百元,还不用起早贪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