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家庭农场“长势”旺 已注册登记2808家
“我的家庭农场主要经营菊花和粮食套作,种植的菊花基本上销给加多宝凉茶,仅此一项产值就达300多万元,”12月8日上午,在全市发展家庭农场培训班开办典礼上,农场主陈树东告诉盐城晚报记者,在两天培训时间里他将和农场主充分交流经验、认真学习专家讲课,争取把农场发展得更好。
陈树东的家庭农场位于亭湖区黄尖镇,创办于2013年11月,经营面积780亩,家庭成员7人在农场劳动,常年雇工5人。“我们拥有大型农机具、菊花脱水厂及储存冷库和一座养殖场,总资产在650万元。春季订单种植菊花,秋季生产小麦等粮食作物,去年还新建饲养500只肉羊的羊场”,提到下一步打算,陈树东信心满满地表示,将以20多台的现代农机为配套,积极利用农村资源优势,建成农牧相结合的现代化农场。
据市委农办有关人员介绍,昨天参加培训班的学员,都是我市首批省市示范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他们在几年来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不俗的发展业绩,为全市家庭农场发展摸索出了宝贵的经验。
家庭农场是发达国家农业经济的基本单位,伴随着我国农业转型,家庭农场应运而生,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及其家人进城就业定居,农村人口减少,让有技术、有思想、有能力、有经营头脑的农民租赁和转包大片土地,形成大规模的家庭农场已具备成熟条件。
近两年来,我市家庭农场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全市已注册登记各类家庭农场2808家。“家庭农场”这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我市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对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