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四个转变”抓好农路建管养

来源: 时间:2015-12-18 点击数:

    一是着力“提质”,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经过十多年的大规模建设,泰州农村公路通畅网络基本建成,该市将从农村公路的客观实际出发,把农村公路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高的坐标维度中考量,立足服务农村新社区建设、新产业发展、新园区开发,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通社区路、通产业路、通园区路建设,为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交通服务和保障。做到建成一条公路,服务一地群众,带动一方经济。
    二是着力“转型”,由“以建为主”向“建养管运并重”转变。由于养护管理滞后,该市部分地区农村公路失养、失修、失管,通行能力大幅下降。泰州公路部门已积极向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汇报,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以建立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由乡镇交管所履行农村公路路政管理职能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新模式,在市交通运输局及兴化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目前已进入试行阶段。
    三是着力“升级”,由“走上水泥路”向“走上平安路”转变。该市大力整治公路安全隐患,要求各地在设计时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施工中最小程度破坏生态平衡,后期按绿化要求最大限度的恢复,同时因地制宜实施安保工程,对症下药实施危桥改造,使农村公路真正成为造福农民群众的平安路、幸福路、致富路。
    四是着力“改革”,由“以省市引导”向“以地方为主体”转变。2015年,农村公路事权下放,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该市将按照“政府主导,分层负责”的原则,强化地方政府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客运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农村公路作为政府主导行为的工作运行机制,完善考核奖惩制度,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农村公路发展规范有序。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泰州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