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市三大类建设模式有序引导农村社区建设

来源: 时间:2015-12-23 点击数:

    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中,金坛市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原则,进行了不同类型的试点工作,形成了三大类各具特色的社区建设模式。
    一是以红旗村为代表的村企结对共建模式——充分借助外力搞好社区建设。红旗村本地工业经济比较发达。该村发挥本地企业家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优势,积极鼓励他们致富思源、反哺农村、回报家乡。在江苏太平洋印刷有限公司、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下,推动农村“五化三有”和“新五件实事”,率先建起高标准的社区服务中心,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西半天村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先后有数十批省内外考察团前来参观学习。在红旗村的示范带动下,目前全市已有100多家民营企业与行政村结对共建,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是以白龙荡村为代表的资源整合型模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搞好社区建设。白龙荡村位于城郊,原为白龙荡乡。该村抢抓新农村建设机遇,充分利用原乡政府的办公场所,整合社区资源,建立了功能齐全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并投资新建了农民文化体育广场等公益设施,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居民生活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是以黄金村为代表的茅山老区发展模式——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促进自我发展。黄金村属茅山老区,是金坛市典型的“边缘村”和贫困村。该村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抢抓机遇率先发展,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土地整治基础上,逐步对小自然村的零散户和空壳户实行迁并,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的居住集中点。借扬溧、宁常高速公路过村建设机遇,大力整治农村环境,改善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多方争取和筹集资金,投资95万元在茅山老区行政村中率先建起了920平方米的多功能为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新型的社区服务。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