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雪堰守住青山绿水 赢得生态效益

来源: 时间:2015-12-23 点击数:

    武进市最早提出“生态立镇”,全区创建“康居乡村”数量最多、绿化率最高,环境卫生评比常年名列第一。这一个个“最”,是雪堰镇“十二五”以来生态创建的成果。
    如今,雪堰正努力将单纯的环境整治向生态资本运行转变,将“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
    宁愿牺牲GDP,也要换来青山绿水
    在过去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考核的制度下,GDP往往成为地方政府的优先选择。
    过去,化工产业是雪堰镇的主要产业之一,可以说,雪堰镇过去30年的发展离不开化工企业的贡献。但是,巨大的环境压力,也让镇党委、政府下定决心推动化工企业整治。2007年,江苏省统一集中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行动,雪堰镇以此为契机,宁降经济指标,不牺牲百姓利益,从严执法,强势推进,在第一轮化工企业整治中,关停了40家化工企业。符合当时要求保存下来的企业也对污水进行集中收集、集中处理,基本实现污水零排放。
    雪堰整治化工企业的步伐并没有就此止步,“十二五”期间,又相继关闭了多家化工企业。截至目前,该镇已关停所有化工企业80家,为了环境,放弃了两家上市企业,通过整治复绿了100多亩矿山,整治了96家机械企业和16家酸洗企业,大力改善了镇域生态环境。
    环境卫生评比蝉联第一
    雅浦村头的荷塘,虽然有了冬季的颓败,但水质十分干净。在绿地旁边用水泥板盖住的池子,是通过管道从全村收集到的生活污水,绿地下面,则是一个混合了稻壳、煤渣等多种物质的土壤处理系统。它日处理污水40吨,全村近300户1000多人产生的生活污水都在此处理。
    在南宅村一个集中式污水处理站,有过滤垃圾的格栅、缺氧池、氧化池、沉淀池等。隔着透明的玻璃向下看,正在进行生物处理的池子里水雾蒸腾。再看沉淀池外经过处理的水,清澈得近乎透明,还有几条小鱼游来游去。
    近几年,雪堰污水处理和管网投入达到3亿多元,覆盖率和接管处理率在武进各镇中最高,总日处理污水能力超2.5万吨。同时,雪堰加快实施新沟河拓浚、农村河道清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
    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促使雪堰打造出了一个个秀美江南农村。据统计,全镇25个村中,23个村创建成省级生态村,6个村创建成国家级生态村,10个村创建成“三星级康居示范乡村”。在武进区近年来的环境卫生评比中,雪堰连续多次名列第一。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发改局)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