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态新农村 建设魅力新港城

来源: 时间:2015-12-25 点击数:

    近年来,灌南县堆沟港镇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主要任务来抓,按照打造生态宜居乡镇的总体要求,结合堆沟港新城建设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以点带面,全力打造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乡村特色更加鲜明、公共服务更加配套的海港新城。其中二号桥新农村、堆沟新村、八队新村的环境整治工作受到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成为全县的典型样板。
    上下合力,科学攻坚抓推进
    该镇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全镇31个村(居)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形成立体式、网络化,互相配合、协同推进的组织领导体系。结合实际,认真制订了《堆沟港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各村(居)也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治工作计划。该镇首先把提高老百姓的环境卫生意识,作为整治工作的关键之着,充分利用宣传车、悬挂条幅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造浓氛围,提高广大群众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让他们关注、支持、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变整治工作由“要我整”为“我要整”。截止目前,全镇累计出动宣传车20余台次,悬挂标语50多幅,粉刷墙壁标语200多条。
    措施给力,多管齐下抓治理
    治路河。全面整治道路和村庄的河道环境卫生,以新港大道和产业大道两条主干线以及辖区内农村公路沿线两侧为重点,以治理河道沿线、集镇和农村“五乱”为突破口,彻底清除粪便、杂物、柴草、垃圾等,消灭农村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添投入。镇政府先后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在全镇31个村(居)建起垃圾池135个,添置垃圾筒500个,疏浚整治河道8条,疏浚整治土方23万方;清理草堆、厕所、猪舍等800多座;打捞河塘漂浮物近20吨;刷白省道、县道以及乡村公道两侧树木20多万株,河塘道路两侧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仅六队村就投入资金近50元,对村内3条河道进行疏浚整治,新建高标准驳岸,铺设农民集中区道路1.5万米,架设路灯480盏,铺设下水管道4.5万米,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道风景。清死角。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制,逐户发放“门前三包”告知书,对各单位、经营业户门前、重点公共场所进行彻底清理,铲除露天垃圾,消灭卫生死角。不断增加环卫力量投入,到目前为止,全镇共配备专业清运人员30人、保洁员130人、运输车辆120辆,累计清运城镇各种垃圾近300多吨,清理花池杂草近4万平方米,全镇环境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
    管理得力,建章立制抓长效
    该镇机关干部利用每周六上午,自带扫帚、铁锨等工具,协助环卫、城管人员打扫街道卫生,整治市容市貌。农护办、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加大对乱搭乱建的查处力度,强化重点区域的巡查监控,清理乱贴乱画、乱摆乱放、占道经营现象;规范清理各类不合规定的户外广告、门头牌匾。为确保整治工作长效化,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入村级年度目标考核,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人,层层落实,一抓到底。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逐步建立“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农民自助”的多渠道投入机制,为农村环境整治提供保障。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城建、城管、公安、水利、环保等部门职能作用,加强指导、检查、督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健全奖惩约束机制。镇与村、村与组、组与户层层签定目标责任制,对机关单位、村居实行单项考核,对领导小组实行挂牌奖励、责任追究,严格奖惩兑现,不打和牌,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镇成立督导组每周开展一次专项督查并印发通报,组建由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农民“五老”组成的义务监督员队伍,加强动态监督,采取全天候监督的方法,促进农村环境整治常搞常新、不走过场。
    同时,该镇将村居环境综合整治与加快堆沟港新城建设同步推进、同步攻坚、同步突破,不懈怠、不松劲、不停歇,早日让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与现代靓丽的文明港城相得益彰,以腾飞的英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