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五年将培养三千名新型农民

来源: 时间:2015-12-30 点击数:

    这几天,昆山市农机推广站迎来了19名年轻学员,别看他们一个个才十八九岁,但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开起拖拉机来有板有眼,一点都不含糊。原来,这批学员是该市定向培养的农业专业人才,经过2年系统学习实践后,将有望成为昆山市现代农业生产一线的骨干力量。
    “农业是个永远不会过时的产业,而且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虽然我是个女孩子,但我的家人都非常支持我以后走上农业岗位。”陈艳琦今年19岁,家住高新区,和其他同学一样,目前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上学。她也是昆山市首批定向培养的农业专业人才,目前正进行农业物联网、大棚蔬菜栽培等现代农业方面的系统学习。2017年毕业后,他们班的19名同学都将回到昆山,有望通过选拔进入昆山市农业园区、合作农场等农业一线参加工作,成为职业农民。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务农人口的日渐减少和老龄化,“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当前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为了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2012年全国确定了10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昆山位列其中。为此,昆山市制定了“昆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按照“政府主导、整合资源、稳步推进、落实责任”的原则,首先从现有规模经营的专业农民中选拔培育对象,通过送农民上大学、办好专题培训或田间实习课堂、定期组织参观考察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育工作。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800余名农民参加了系统的学习培训。
    为了进一步加快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步伐,壮大职业农民队伍,今年昆山市印发了《昆山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计划从2015年至2020年,采用在农业职业院校中定向培养一批、进村工作大学生中引导一批、现有农村青壮年中提升培育一批、现有农业经营主体中培训培育一批的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实施规模3000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未来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储备更多人才。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复合型的农业人才,未来,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解决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后继无人’的问题。同时,通过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培育,也能引进工商资本、社会资本、闲散资本等投资农业,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反哺农村,助力农业产业化优化升级,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