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区海头镇海前村电商户“抱团”开辟大市场
这几天,赣榆区海头镇海前村电子商务交易区人来人往,村党总支联合“淘宝网”举办的电商培训班,加上村里电商们的现身说法,迅速点燃了村民们的创业热情,他们纷纷到村电子商务中心咨询办理网上开店事宜。村里的电商由之前的20余户迅速扩大到42户。
海前村位于海头镇驻地,东临黄海,盛产各种海鲜,尤以黄鱼、梭子蟹、东方对虾、紫菜、贝类等海鲜珍品为最。全村1320户4000多口人,但外来流动人口达到5000多人,400多户个体工商户,经营海鲜产品的占到一半以上。2010年8月,村里投资4600多万元,建设海产品综合贸易市场,主要经营海产品批发、零售,年销售海产品20多万吨,成为苏北鲁南最大的海产品批发市场。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海鲜销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2013年,村里从事装修行业的陈伟接到外地朋友的电话,让他购买海鲜通过快递寄给他。受此启发,头脑灵活的陈伟索性开起了网店当电商,年销售海产品数百万元,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他的带动下,到2014年底,村里的电商陆续发展到10余户。
海鲜是时鲜产品,受季节、温度的影响较大,包装冷冻不到位、运输时间过长,都可能让海鲜“不鲜”而出现质量问题。为了做大海鲜电商产业,2015年5月,村党总支书记徐进步带领部分电商户分别到本省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浙江义乌进行考察,学习电商发展的先进经验。
当年10月份,在阿里巴巴集团相关业务人员的指导下,村党总支建立了海头镇海前海鲜电子交易平台,聘请专职人员负责管理。注册了“海前海鲜”商标,在阿里巴巴、淘宝网分别办起“海前海鲜”、“海前批发”两家网店。成立海鲜电商协会,严格规范商户经营行为,确保产品质量,协调电商发展的相关事宜,实现了村户电商抱团经营,有了初步规模,效益逐渐显现。到年底,每月网上分别销售海鲜上万吨,产品远销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
年轻人“触网”多,开网店不费吹灰之力。而那些年龄较大的商户面对网络则处处掣肘。为此,徐进步在网上发布招聘公告,学计算机专业的张艳成功应聘,专门负责为群众办理网点开办、信息发布等业务。同时,村里举办培训班,聘请专业人员为农民讲解电子商务、防止网络诈骗等知识,为他们解决技术障碍。
红红火火的销售,为电商户增添了信心。但新的问题又显现出来,由于没有集中配货的场地,快递公司需要挨户收货,效率受到影响。为此,新年伊始,徐进步找到顺丰快递公司、“淘宝网”赣榆区业务负责人,邀请他们到海前村实地勘察,共同商讨电商发展事宜,决定在今年上半年,利用村里1500平方米的闲置旧厂房,请专业公司规划,建设电商配货供货中心,请电商户集中入驻。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