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扶贫助低收入户持续增收

来源: 时间:2016-02-05 点击数:

    1月28日上午,钓鱼镇绿园疏菜专业合作社员工姚鹤美来到他管理的责任田,依次查看40个共50亩大棚的滴灌系统。
    姚鹤美今年62岁,前年进入合作社务工,去年初承包了合作社的50亩大棚蔬菜管理工作,获得5.3万多元的管理报酬,一下偿还了老伴病逝前治病欠的债,并实现脱贫。
    绿园蔬菜合作社是市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扶贫开发协会(简称老区“两会”)确定享受贴息贷款的“扶企带劳”单位之一,6年来累计吸纳80个低收入户劳力务工,最少的一户年劳务收入2万多元,达到泰州市人均纯收入5000元的脱贫标准。
    助姚鹤美脱贫增收的这种模式,叫产业化扶贫,就是给选定的企业、农民合作社投放银行基准利率的贴息贷款,并由企业吸纳不低于一定数额的贫困低收入户劳力务工。这种模式为市老区“两会”在扶贫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创新之举,被财政部称赞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乘数效应”。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兴化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