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东海“多措并举”补齐现代农业短板
东海县在增加农业综合效益的前提下,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措并举”让农产品加工业前延后伸,让农民不仅得到种养业本身的效益,而且分享加工、流通等带来的效益。目前,东海县高效农业面积达93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年均提高4.4个百分点。仅去年,该县新增高效农业面积8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4.1万亩,新建千亩连片高效设施农业基地4个,形成了优质稻米、花生、草莓、蔬菜、鲜切花等种植格局。
近年来,龙头企业已经成为“牵引”东海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源,该县与韩国不倒翁食品公司联营,亩收入超过万元,而这些产品全部由不倒翁按合同回收,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项目。在高新区,一批企业也纷纷落户,目前,全县已形成优质稻米加工、优质面粉加工等大型产业链条,拥有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近千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2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0亿元。而这些企业多数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和“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订单农业合作模式,年带动10万余户农民实现订单种植,不仅提高农民在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延伸配套环节等方面的参与度和话语权,而且农民分享到加工领域的更多收益。
当前,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农产品价格下行,农业面临资源刚性约束和成本“地板”、价格“天花板”的挤压,农业效益下降,农民增收空间收窄。在这一背景下,东海县按照“边创边建”的思路,大力推进国家级(农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建,总体规划已经通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评审。此外,东海县还主动融入江苏与美国的“省州合作”,积极开展与加州、得州、艾奥瓦州的现代农业交流合作;与荷兰开展花卉产业合作,建成省级农产品(鲜切花)进口交易中心,通过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加快全县特色主导农业发展,以达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为了促进农产品流通,该县还借助“互联网+”发展模式,组织农产品上网营销,加大对网络平台建设、网店开设的支持,鼓励新型市场主体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同时,将农产品电子商务知识与技能培训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重要内容,积极打造了“东海大米”、“东海(老)淮猪肉”、“双店鲜切花”“石梁河葡萄”等农副产品品牌网站和品牌产品。双店镇借助西诺(连云港)根球园艺中心资源优势,通过“政企”联盟的方式,建成国内第一家网上销售花卉球根“淘宝镇”。目前,在淘宝销售平台上,双店镇已成功注册了约300家淘宝网店,带动1300人创业就业。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