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推进粮安工程增强粮食产业实力

来源: 时间:2016-03-02 点击数:

    收储能力明显增强,库容库貌焕然一新,全市有效仓容达328万吨;淮安成为全省智慧粮食建设三个示范市之一,市直属粮食储备库智能化升级项目成为全省四个试点项目之一……“十二五”期间,淮安市积极适应新常态,坚持推进粮安工程,粮食产业发展实力不断增强。
    改善仓储设施。“十二五”期间,争取市以上财政投资2.3亿元,撬动社会投资6.2亿元,维修改造109个库区、危旧仓容80万吨,增加有效仓容22万吨,全市有效仓容达328万吨。添置清理、装卸、输送、检测、计量等设备1055台套,烘干能力达每小时700吨,收储机械化、储粮科学化水平大幅提升。2015年,8个仓储设施项目和4个烘干设施项目共争取省级以上补助资金4419万元。
    建设智慧粮食。“十二五”期间,该市建成智慧粮库3家,收储信息管理系统126套,粮食收购、储备管理基本实现全程可视化。初步建成市级粮食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全省第三、苏北第一。建成市级粮食地图,涉粮企业一目了然,基本情况一点即知。2015年争取粮库智能化升级省补资金614万元,全省第二。
    推进园区建设。加快粮食物流通道建设,初步建成淮安粮食产业园、洪泽粮食物流园、淮安区粮食物流中心,该市成为江苏省粮食物流重要交汇节点。
    培育加工龙头。“十二五”期间,引进了新希望、禾丰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3户,省级龙头企业15户,市级龙头企业40户。新丰面粉建设国家小麦研发分中心,天参公司成立院士工作站,金康达公司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创成中国名牌2个、驰名商标3个、地理标志产品4个。2015年全市粮油工业生产总值和销售收入均突破160亿元。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