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渔业“十三五”发展思路
正确应对渔业结构调整中的机遇和挑战,紧紧围绕渔业增效和渔农民增收,用好渔业投资空间,稳定渔业生产,保障水产品供给,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稳增长增添新的动力。到“十三五”末,全市渔业经济跃上新的台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更趋合理,渔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基本实现渔业现代化。
一是加快建设现代渔业设施装备体系。加快推进池塘标准化建设步伐,不断提升标准化、设施化、信息化、生态化设施装备水平,推进节能减排、工厂化生产、循环养殖、智能管控等设施渔业装备建设, “十三五”期间计划标准化改造池塘15万亩。
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健康的水产养殖业。发展水产多品种特色高效养殖和生态多元化种养,稻田养殖与蟹塘栽稻双向联动,推广生态立体种养新型模式,建设农渔复合生态种养示范基地,引领水产养殖综合效益稳步提高。
三是强化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推进产销一体化的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络、水生动物疫情和养殖病害预警预报防控体系,实现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率逐年降低,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力争每年新增无公害、绿色产品2-3个。
四是建设现代渔业水产原良种体系。健全良种生产体系,强化水产苗种检验检疫,全面实行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建设一批优质河蟹、青虾苗种育繁推一体化基地,提高水产良种化覆盖率。
五是建设多功能发展的休闲观光渔业。不断完善相应配套设施,融合提升休闲观光渔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对大纵湖、得胜湖退渔还湖后进行综合整治,恢复湖泊生态功能,发展沿湖生态养殖观光旅游。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兴化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