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 田园太仓处处绿意盎然

来源: 时间:2016-03-16 点击数:

    近年来,太仓市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全面推进“绿色太仓”建设,城乡绿化建设呈现跨越式发展,绿化总量不断提升,林业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城乡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不断彰显出太仓绿意盎然、生态宜居的城市魅力。
    保护“城市年轮” 发挥古树名木群的生态效益
    不管多忙,浮桥镇三市村党委副书记、主任沈益飞每周都会抽时间,去看看三家市老村里的那棵古银杏树长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病虫害。自去年底,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绿化办)聘用他为古树名木保护及看护员以来,定期去察看古树生长情况,已成为了他另外一项工作。
    “这棵几百年的老银杏树,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得守护好它。”沈益飞说,他就是三市村人,家里的老宅就在三家市老村,对自己而言,守护好这棵具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树,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一份责任和义务。
    像沈益飞这样的古树名木保护及看护员,各镇区有20多名。市绿化办相关人士说,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农村现有的古树名木资源,他们专门为每株古树名木聘请看护人,要求其做好日常养护和病虫害观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林业部门,确保每棵古树名木都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标志,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城市的“年轮”。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古树名木117棵,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有3棵,即原市一中内树龄为600年的紫藤,东园有一棵树龄为500年的罗汉松等;树龄300年以上的有14棵、100年以上的有100棵。我市古树名木的树种主要有银杏、罗汉松、瓜子黄杨、桂花、腊梅等,其中银杏最多,达60多棵。
    今后,太仓市将进一步明确管护责任,积极开展养护管理,对生长不良的古树采取营养输液、树体修补、病虫防治等技术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复壮救护,改善其生长环境,充分发挥古树名木群的生态效益和文化价值。
    此外,太仓市在绿化工作中,还全面加大了对地方特色树种的保护与使用力度。例如,在实施沪太路“绿色通道”项目的绿化工程中,充分考虑到了生态景观的需要,大量种植了香樟、榉树、朴树等本地树种;在双浮路西段“绿色通道”项目实施中,结合江南水景特色,种植了以水杉、池杉、冬青等为主的本地树种。
    保护、留存和使用适合地方气候及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种类,可以塑造城市景观的特色,进而显示城市的风貌和特征,从长远来看可以彰显地域文化。市绿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后的绿化工作中,太仓将进一步加大乡土植物种类尤其是本地树种在绿化建设中的保护和使用力度,为后代留住更多具有太仓特色的“历史年轮”。
    开发“绿色经济” 生态绿色成乡村旅游亮点
    红的、绿的、粉的……在亭台轩榭、石径曲蜒的装点下,一株株墨梅、绿梅、垂梅竞相怒放,别具韵味。这两天,太仓现代农业园梅园的上千株梅花,提前迎来了它的绽放期,大片的梅花竞相怒放。吸引了大批游客专门前来观赏。
    一二月梅花,三月桃花、杏花、樱花,四月郁金香,五六月月季,夏季荷花,秋季月季再度盛开,冬天可以观赏大棚花卉……近年来,园区先后种植了近10万株郁金香、150亩桃花、100亩樱花、50亩梅花、30亩梨花等,整个园区形成了“月月有花,季季有果”的常年景观。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浓度为每立方厘米1000到1500个。“负氧离子1507,温度16.4℃,湿度83.4%……”市现代农业园区负氧离子自动监测系统,显示一个个翔实的数据,形象直观地展示优良的生态环境,每年都吸引数十万游客的光顾。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园区高度重视植绿、护绿工作,每年都会通过绿化抚育、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园区的绿化覆盖率,提升绿化档次,持续优化园区的生态环境。如今,生态和绿色已成为园区最大的亮点和特色,不仅带动了全市各区镇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更成为太仓开发“绿色经济”,大力推进“农业+旅游业”深度融合的成功典型。
    植树造绿不仅能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更能带动村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永丰村党委书记吴平说,经过这两年的抚育,永丰村水杉林种植面积达到800亩,这已成为该村开发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亮点。按照《太仓独溇小海生态农业园概念规划》,独溇小海及周边区域将被打造成一个集粮油产业、林果产业、水产养殖与湿地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目前,永丰村正以独溇生态为核心,围绕水稻、水果、水产、水杉这四个“水”做文章,加快传统农业向集“巩固粮食主导产业,优化特色水产产业,发展乡村观光旅游产业”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转型。
    注重“节约生态” 优化城乡环境彰显宜居魅力
    城市里“百步见景,千步见园”,建成了一大批绿化精品工程,道路上“车在林中走、人在绿中行”,建成了东仓路、东亭路、娄江路、滨河路、北京路、广州路等绿量大、标准高、景观好的城市绿化景观大道;河道旁边,水清岸绿,结合河道疏浚和水利工程建设,多层次、高规格建成湖川塘、十八港等河道绿化工程……市绿化办相关人士说,近年来,我市以打造生态田园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优先”发展战略,狠抓生态片林、绿色水廊、绿色通道、林果产业、城镇绿化、村庄美化等造林绿化“六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到2015年底全市林地绿地面积达16.7万亩,林木覆盖率17.3%。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2%,绿地率达39.8%,人均公共绿地13.57平方米。绿色太仓已成为太仓市城市一大特色,生态更是宜居城市建设的一大品牌。
    今年,太仓绿化工作将不仅注重总量提升,更加注重绿化质量的提高;绿化项目规划建设也本着节约原则,根据不同功能确定不同设计标准,进一步突出了生态宜居等功能。市绿化办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我市在绿化建设中,将结合“四个十万亩”落地工作,充分挖掘绿化潜力,尽早定点到位;在绿化项目规划建设上,将本着节约原则,根据不同功能确定不同设计标准。其中,河道、一般道路绿化以成片林为主,突出生态功能;重点道路、重要节点以景观为主,控制大树种植比例;居民区、城镇区域以“宜居”为主,提升休闲景观功能,同时将加大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力度,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改善空气质量。在发展林果产业上,将注重提高果品品质,发展优质水果,提高林果档次。
    目前在实施的市政府投资的农村绿化工程有七浦塘绿化工程、半泾河(七浦塘-杨林塘)绿化工程、杨林塘(G204-蔡家湾桥)绿化工程,其中七浦塘绿化工程是苏州市重点绿化工程。据介绍,截至2月底,半泾河(七浦塘-杨林塘)绿化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90%,预计3月底基本完工,该工程绿化面积225亩。杨林塘(G204-蔡家湾桥)绿化工程完成总工程量的90%,预计3月底基本完工,该工程绿化面积480亩。七浦塘绿化工程全长约为21公里,河道两侧绿化宽度各20米。目前在实施七浦塘(常熟界-沿江高速、石头塘-江边枢纽)两侧绿化,完成总工程量的20%,预计4月20日可以完成。
    此外,今年下半年,太仓市还将计划实施吴塘河(杨林塘-新浏河)河道绿化工程,绿化面积600亩;杨林塘(昆山界-G204、蔡家湾桥-船闸)河道绿化工程,绿化面积900亩。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发改局)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