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家庭农场服务联盟让田种得更好

来源: 时间:2016-04-01 点击数:

    桥头镇小杨村农场主自发成立家庭农场服务联盟,不仅解决了种田难,而且让田种得更好。农民种田成了体面的“职业”。
    3月20号下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率领全国部省级以上干部80多人到姜堰区桥头镇小杨村视察家庭农场服务联盟,认为姜堰区在农业现代化征程中探索的家庭农场服务联盟是今后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谈起这个联盟,桥头镇鸭凤家庭农场主卫泽民掏出心里话:他的农场有200多亩地,已经经营了10年,每年夏收和秋收,他都遇到这样的难题,苦于没有机械收割,吃了不少种田的苦头,今年初,在他的发动下,小杨、杨院、桥头三个村31个家庭农场和4个经济合作社自发成立了一个沙龙,取名叫小杨家庭农场服务联盟,把有机械的、有技术的、有资金的整合在一起,由联盟统一协调作业,现在有20多台大中型拖拉机,不单纯为本村的农场服务,还为周边农场服务挣钱。
    小杨家庭农场服务联盟既化解了单干存在的短板问题,又可以实现抱团作业,不仅解决了怎样种田的问题,而且解决了种好田的问题。
    3、4月份温度逐渐上升,湿度增加,是最适合大棚香菇种植的时节。桥头镇红陈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仇爱根种植了15亩田种植大棚香菇,最近赶上香菇销售旺季,仇爱根的大棚出菇速度赶不上市场需求,他想到了家庭农场服务联盟内的育秧大棚处于闲置状态,于是向小杨村建议,租下来种香菇。仇爱根说:“我们这个香菇正好跟育秧错开时节,基本上整个大棚都充分利用,香菇棒到五月中旬差不多结束,秧苗在五月下旬就开始育秧,互不影响,整个大棚全年都在综合利用。”区农委作栽站站长刘俊也表示:现在这个香菇育秧大棚面积是2048平方米,大体上能育2万张秧盘,能够供应700亩大田栽插,每亩的效益大概在10000元左右。育秧和种菇两不误,桥头镇小杨村家庭农场服务联盟将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为农服务最大化。
    小杨家庭农场服务联盟还为加盟的家庭农场主提供农资统一配供、新型农民职业培训、金融支农保险保障、智慧农业应用示范等全方位、高层次的服务。春季正是小麦化除的时节,小杨村凤华农场主吴凤华正为化除找不到人而犯愁,于是他向家庭农场服务联盟求助。下午两点,联盟组织4名劳力准时来到吴凤华的农场进行细喷雾,100多亩田很快就化除一遍,从而省去了卫根林农场的烦心事。
    桥头镇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从培植种植大户示范到组建集体小农场再到全面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日趋成熟,先后探索形成了“1+6+7”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和“八有”示范家庭农场建设标准。全镇土地流转率达97%以上,土地确权全部到位,建有种植类家庭农场118家,形成了以宁靖盐高速为界的东西各1个万亩家庭农场联盟种植示范区,曙光和鸭凤家庭农场创成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个家庭农场创建成泰州市示范家庭农场,6个家庭农场创建成姜堰区示范家庭农场。在小杨家庭农场服务联盟的辐射和带动下,今年,全镇部分农场主也自发成立了5个服务联盟,每个联盟服务面积在5000亩左右,全镇26511亩田得到了社会化服务全覆盖。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泰州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