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保 加速太仓农业现代化进程

来源: 时间:2016-04-05 点击数:

    最近,江苏省农委植保部门授予太仓市农委植保植检站“2015年度江苏省十佳植保站”荣誉称号,这也是苏州各市(县)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这不仅充分肯定了我市植保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更意味着太仓的植保工作已走在了苏州乃至全省前列。
    近年来,太仓市农委植保植检站认真贯彻“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全面构建全市现代植保植检技术体系,形成了适合我市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控的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集成模式,有效地保障了全市农业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生态安全。
    太仓模式
    向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
    去年10月9日,长江中下游地区优质中晚粳稻田安全用药技术规范化现场会在太召开,我市在水稻植保工作中探索出的安全用药与减量用药经验与做法,得到与会的农业部、江苏省农科院相关专家的高度评价。
    “推进水稻安全用药、规范用药,既是实现水稻丰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手段,更是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重点研究领域首席专家、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方继朝说,太仓从构建病虫监测预警防控体系、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加快新型植保药械推广步伐、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技术模式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水稻安全用药、减量用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苏南地区的稻田安全用药、减量用药技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水稻种植管理采取农场化、规模化、机械化;实施农药集中配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快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探索绿色防控与生态防控新模式……“太仓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安全用药、减量用药的探索与尝试以及取得的成效,值得学习借鉴。”参观了位于东林合作农场的太仓水稻安全用药、减量用药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农业部、江苏省农科院、安徽省农科院、湖南省农科院等相关专家对我市水稻安全用药、减量用药工作成效赞不绝口。
    去年10月底,农业部、江苏省农科院相关专家一致同意,将太仓市“1+3+X”防控技术集成模式纳入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安全用药技术模式予以推广,尤其在水稻病虫害发生相对复杂的苏南地区进行推广。
    该模式中,“1”代表的是水稻种子进行一次药剂处理,“3”代表的是水稻生育中期3次总体防控,“X”代表的是依据当年水稻病虫发生趋势分析是否增加一次总体防控。据测算,该模式的运用,农药成本为100.4元/亩,用工成本为35元/亩,每亩可增加效益226.9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精准预测
    筑牢病虫害防控基础
    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种,收多收少在于管。在农作物管理中,扎实做好植保工作,确保农作物病虫害各项防控措施到位是重中之重。为了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的精准预警、防控,太仓加快了各镇标准化病虫害观测圃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先后建设了10个“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点”,对南粳46、武运粳30、常农粳7号、甬优8号等太仓地区主要的水稻种植品种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纹枯病、穗颈瘟和稻曲病等农作物病害,以及褐飞虱、纵卷叶螟、三代大螟等主要害虫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监测预警。
    在水稻病虫害高发期,对其进行精准监测预报,是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控的前提。市级植保技术人员每周轮番对各镇(区)水稻等农作物病虫害情况进行巡查;各镇(区)农技站植保人员每周2至3次对农田进行病虫害情况普查;各镇还选择部分重点村,组织人员每天对农田进行察看……近年来,我市构建了市、镇、村三级病虫害预警网络,采取“系统田块调查与大田普查相结合、灯下调查与田间调查相结合,查虫与查卵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扎实推进水稻病虫害精准预警、防控工作。
    据介绍,为确保圆满完成省植保站部署的我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任务,2015年,市植保植检站以服从服务于全市现代农业绿色发展为目标,从建立精准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推广大型高效植保药械、专业化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技术5个方面全面构建全市现代植保技术体系,当年太仓市重大病虫害预报准确率达到98%。
    此外,太仓植物疫情阻截带监测也取得了明显成效。2015年,我市对全市植物疫情监测点进行调整,省级监测点4个,其中重点监测点1个,所有植物疫情监测点均位于港区以及与上海交界处,每个植物疫情监控点均放置性诱剂进行长期观测、调查,确保省外重点植物疫情不通过太仓进入江苏,重点对上海发现的葡萄根瘤蚜进行监控,浙江发现的稻水象甲监控,截至去年底,全市4个省级监控点监控效果显著,未发生重大植物疫情。
    绿色防控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
    一包一包的农药被贴上条码标签,将条码扫入,便可查询农药的名称、规格等信息……这是日前,记者在一家农药集中配送中心见到的一幕。这种“农药补贴供应与绿色防控服务平台”,将农药配送的各个环节全部纳入电子化管理。我市近年来全面推进农药集中配送,从源头上杜绝高毒高残留和假冒农药产品流入市场,做到惠农利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这是太仓推进“绿色防控”,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缩影。据介绍,近年来,我市按照“政府采购、统一配送、零差价销售、信息化管理、财政补贴”的原则,全面推进农药配送体系建设。太仓市集中配送农药市场占有率从2011年的30%迅速扩大到现在的90%左右。目前,全市已建集中配送销售网点72家,参与配送体系农户58538户。
    农药是影响农产品质量的“第一道关口”,为保证蔬果类产品的用药安全,筛选优质的农药供应商,从源头上保障农药渠道和农药品质,市农委植保站将进一步按照《太仓市农药集中配送实施方案》的职责,将全市农药集中招标品种作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进行重点推荐,加大新型农药试验、示范力度,大力推广种子处理技术,减少农作物中后期农药施用量。今年全市农药集中配送目录中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占比达到92%,从源头上控制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在太仓的使用。
    今后,太仓市将进一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构建病虫草害监测预警队伍为基础,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推广大型植保药械、大力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融合,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实现农药减量控害目的。确保今年全市农药使用量比2012年减少20%以上,单位防治面积农药使用量控制在近三年平均水平下,实现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面积占比达到84%以上。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发改局)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