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财政全力支持扶贫攻坚奔小康

来源: 时间:2016-04-08 点击数:

    近年来,盐城财政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不断加大财政对扶贫的投入,同时更加重视体制机制创新,以创新引领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一是坚持民生支出优先向扶贫倾斜。“十二五”期间,全市用于教育、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等涉及民生领域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2013.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由 2010年的66.1 %提高到2015年的73.5%。坚持民生资金重点向扶贫方面倾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主体作用,将经济薄弱村扶持资金、部门后方帮扶资金、扶贫工作经费全部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年增长,确保财政投入与扶贫开发任务相匹配。市本级各类扶贫资金年均增长22%,高于财政收入增幅6.3个百分点。重点片区所在县将争取的各类项目资金和财政支农资金的60%投向片区,并将县新增财力的10%用于扶贫开发。
    二是坚持专项资金优先向扶贫倾斜。切实改变过去后方单位帮扶资金由各家单位负责筹集的方式,统一纳入预算安排,2015年市本级财政安排资金600万元,2016年安排800万元,同比增长33.3%。专项安排扶持镇村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亿元。其中:市级财政设立5000万元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用于对年度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发生的流动贷款贴息,按照同期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给予贴息。单个企业贴息不超过50万元。市财政设立了5000万元“创业风险补偿基金”,对全市镇村工业园区内新注册登记两年内的初创失败企业按照其设备投资损失的20%进行补偿。设立农村工业集聚区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对农村工业园区内建设的厂房和租借厂房的租金按一定标准进行补贴,对各地农村工业集聚区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地区,给予一定金额的奖补。
    三是坚持工作中心优先向扶贫倾斜。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加大对重点经济薄弱村支持力度。对市领导挂钩帮扶的经济薄弱村,市财政每村奖补50万元,县、镇再配套不低于100万元,大力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市领导挂钩帮扶的87个项目累计投入1.31亿元。在加大村级运转资金补贴力度的同时,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经济薄弱村书记待遇。对1199个经济薄弱村书记工资报酬进行补助,已发放补助资金1798.5万元,激励薄弱村书记长期扎根基层。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盐城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