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树立务实创新精神 做好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
近年来,城镇企业快速发展,劳动力经济价值不断上升,导致农村中青年纷纷外出打工,在乡务农劳动力结构发生改变,多以妇女,老年人留守居多,仅有部分中年人。每年每逢收割栽种季节,农活相对集中,体力劳动强度大,时间紧张、劳力紧张、机械紧张。特别是小麦收割又要晾晒小麦,水稻又要直播、栽插,如果此时遇到阴雨天气,无形中又增加困难,其时间、劳力、机械三者矛盾更加突出。这是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如何解决这现实而且突出的矛盾?就是大力推广使用收割机、插秧 机等农机具。现代农业高产稳收在于技术化,提高农作物收割栽种速度在于机械化。
乡镇农技人员树立务实创新精神 做好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
一、到村组征订机插秧,与农户零距离接触,认真做好调查摸底。1、需要了解圩口面积多少?2、各承包户姓名、面积、田块顺序号。3、道路是否适合插秧机顺利畅通行走。核查内容:1、插秧机道路行走是否畅通,要逐田检查。2、各户田块是否相连成片或相靠成片。检查的目的:便于运秧集中发放,插秧机连片栽插,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做到一切心中有数,一手资料在手。签订协议时要强调每亩订秧盘的标准数量,按实际田间面积征订,面积要报足,秧盘要定足,秧款要缴足。
二、组织育供秧主体集中培训,面对面交流经验,总结问题。对育秧技术、操作技能、苗期管理、注意事项等一系列工作,农技人员进行全方位指导服务,确保秧苗适龄健壮。
三、确定与各村组有关农户机插秧服务后,技术人员要注重加强技术学习,重点掌握技术流程,领会技术要领。经常多思考谋划不足,多反省负面教训,多总结正面经验。真正做到虚心向实践学习,虚心向理论学习,虚心向同事学习。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方法。同志间学术多交流,主意多交换,教训多讨论,意见多统一。学会在实际工作中,遇事多考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育秧前准备和育秧期间,劳动强度大、时间紧、工作量大,特别责任重大,同时承受的心理压力相当大。育秧是搞好机插秧工作的重中之重,决定成功的关键。育秧期间根据情况适时调度人员,集中力量,高标准、高质量做好育秧工作。秧池要留足,培育一定比例后备秧,提高抗风险能力。
五、做好栽前准备,主动到村到组了解小麦收割大致时间,实行动态掌握。耕作期间一定亲自到圩口实施地巡回查看。根据情况调整设定好最佳栽插路线,循环栽插,不栽倒插花。栽插顺序确定后,农户根据进度和时间,自觉安排农事、生活、工作等,避免在田头等秧栽和抢秧栽现象发生。经常到村与农户接触讲解栽前田间准备工作,注意事项,栽插基本苗、行株距、每穴株数。栽后如何田间管理,让农户心中掌握技术要点,知道农技人员就在他们身边,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六、秧盘运到村组农户田头,按田块顺序发秧,点清秧盘数交给农户,坚决按次序栽插,不栽人情秧。工作较真,敢于碰硬,大多数农户会理解你、支持你。如有个别不理解的农户,要耐心说服讲道理,做好解释工作。
七、插秧期间,田间机插工作是农技站压倒一切的工作中心,各村就是办公室,农户田块就是办公桌,人人都要坚守岗位,不折不扣、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插秧任务,向自己、农户、农技站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每天保持通讯畅通,便于站掌握了解,统筹安排工作。
八、加强插秧机管理,保证栽插质量,提高栽插效率。机手每天上机前先检查调试正常,后进行栽秧,匀速行走,栽秧质量高、效率高。过慢,质量好、但效率差;过快,质量差,但效率高。上、卸秧时,注意拿好放好,尽量不破损。如有破损秧盘,由农户补栽缺棵。引导农户补秧尽量不用整盘秧,不良费秧盘、不抢秧。每天栽秧结束后,插秧机要清水冲洗污泥,清除杂草等,保持机体干净。
九、栽秧结束后,及时到村入户与农户零距离接触,深入田头查看苗情,科学指导田间管理,指导合理施肥,促早发稳长。经常到田查看,掌握情况,做好产中产后服务,让农户得到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丰收喜悦。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兴化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