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特色农产品步入品牌时代

来源: 时间:2016-04-21 点击数:

  14个特色农产品,完成注册17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及1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从2010年“如皋盆景”获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开始,“十二五”期间,南通市挖掘“地理标志产品”这一地方宝藏,使地理标志农产品成为该市闪闪发光的名片。

  顶层设计提供发展动力

  来到南通市如皋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正如火如荼。如皋盆景、如皋白萝卜、如皋黑塌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年营销收入近100亿元,带动20多万农民增收致富。在如东县,文蛤养殖、生产人员已经达到4万多人,养殖面积超过40万亩,年出口量8000吨,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量的40%以上。如东条斑紫菜养殖面积达15万亩,加工企业达130家,年产值超过10亿元,带动4.5万农民增收致富。目前,产自海安县的河豚已在全国 20多个省市开设了200多家连锁加盟店,市场占有率超过 85 %。海安大米年加工近50 万吨,为当地农民创收4亿多元;海安紫菜养殖吸纳农村劳动力3000多人,人年均收入在 30000 元以上。

  农产品地理标志培育工作成效初显,究其原因,和南通市在顶层设计上做文章密不可分。“十二五”期间,该市成立了商标战略领导小组,出台帮扶政策,形成了以政府主导、工商牵头、部门联动、农村经济组织主动的工作机制,致力于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依法保护地理标志产品。

  在全市范围,南通不仅开展了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申请注册百日竞赛活动,不断挖掘特色农业品牌,还邀请专家赴各地进行调研,了解地方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及经营情况,对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保护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讨论,对政府部门利用地理标志商标保护工作、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发挥商标战略作用

  一直以来,南通组织农业、质监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积极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广场现场咨询宣传活动,让广大农户都真正懂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与商标注册是促进农业品牌增值和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从而自觉主动参与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以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

  不仅如此,南通还先后邀请专家、教授,对各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地理标志产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他有关经营者进行统一培训,重点讲授实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战略意义和作用,普遍增强了参训者的商标战略意识和品牌竞争意识,提升了具体商标培育技能。

  在此基础上,南通进一步组织地理标志农产品和特色农副产品经营企业赴大连、南京等地,参加中国国际商标节地理标志农产品展和江苏农产品展,不但展示了该市丰富的地理标志产品资源,还学习了地理标志保护先进典型经验。

  初步取得成效的同时,南通还不忘记加强市场监管,以工商部门为主,通过开展品牌护航和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假冒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特色农产品全面“创牌”

  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培育为南通全市的参与者带来了“真金白银”,而南通市政府也顺势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奖励措施,对“十二五”期间市区获得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的单位给予每件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同时,南通组织农业、气象、环保等部门,对该市具有一定地域特征的农产品资源展开全面调查,初步梳理出其特有品质与本地独特的土壤、气候、水文、历史、人文等地理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联的22种特色农产品,并逐一分析其种养殖现状、行业地位、市场份额及品牌潜在价值。

  在此基础上,南通市工商局又对南通地区农产品商标品牌现状进行专题调研,推动各地政府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创牌的支持力度,由各地市场监管局牵头实施指导帮扶整体创牌规划,努力使更多的特色农产品走上“从无牌到创牌、从创牌到做大、从做大到做精”之路。

  目前,南通市已经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纽带,将公共资源、企业资源和农户资源优化组合起来,提高了地理标志商标农产品标准化与现代化的进程,给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南通特色农产品已全面步入品牌时代。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