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农”发展融资难

来源: 时间:2016-04-27 点击数:

    城乡统筹,深化农村改革发展,让农民享受更多“红利”;转变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带动农民增收,都离不开足够的资金支持。
    近年来,太仓市创新机制,积极寻求破解“三农”发展融资难题的途径,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实践,不仅签下了全国合作农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第一单”,破解了合作农场发展的资金难题,更探索出以“农地农贷、农贷农用、农用农管、农管农收、农收农还”原则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太仓模式”。
    2015年12月,太仓获批全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市,“太仓模式”进入全国视野。
    探 索  全国率先尝试
    ■太仓签下合作农场土地经营权融资第一单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现代化农机装备引进同样需要大量资金,合作农场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更需要资金……随着农业农村快速推进,资金难题对“三农”发展制约越发显现,亟需破解。
    2013年,太仓市在全国率先尝试,创新推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当年5月16日,东林合作农场等城厢镇5家合作农场,以自己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与太仓农村商业银行签订协议,贷款总额为1亿元,为期5年。这是全国合作农场中第一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这1亿元贷款解决了我们合作农场的发展问题,尤其是破解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遇到的融资难题。”城厢镇相关负责人说,合作农场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这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服务与支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例,目前东林合作农场、海丰合作农场等5家合作农场经营的土地面积为1333.33公顷,其中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的约466.67公顷,按照3000元/亩建设成本来测算,刨去各种项目配套资金,资金的缺口量还是很大。 
    仅凭土地承包经营权,银行为何敢放贷上亿元?太仓农村商业银行负责人坦言,关于合作农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他们在全国同行中属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理论上,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有价值的,主要体现在其资源性和生产经营性。经测算,太仓每亩土地年承包经营权价值在1800元左右,这意味着5家合作农场经营的土地,5年经营权的价值约1.8亿元,这无疑给了他们“吃螃蟹”的底气。
    现代农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单纯依靠市、镇两级财政投入和纯农产出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通过改革创新的手段,借助金融机构的力量来发展现代农业。我市在全国首推“合作农场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的做法,打破了长期以来制约农业项目开发的瓶颈,还创新了支农形式、信贷品种、抵押权证、权益评估、业务流程、监管制度,对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对 话  破解资金难题
    ■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为三农发展“解渴”
    田间地头处处绿意盎然,成片高标准农田里种植的小麦,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很难想象,这里的农田原来是零零散散、高低不平、大小不一的,田间的小路连农机都很难开进来,被老百姓形象地称为“烧饼田”、“蚯蚓路”。经过整治,现在这里已变成“路相通、渠相连、田成方、林成行”的高标准农田,耕作、收割全部实现机械化,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降低了种田成本,还大大提高了产量。
    “这几年,我镇投入大量资金,对全镇东林、永丰、万丰等一批村合作农场的农田进行了提档改造,不仅大大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更为全镇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城厢镇农技站站长杨仁林表示,该镇是全市第一家用合作农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近两年,全镇现代农业发展如此之快,这一大笔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功不可没。
    “最近,我们办好了一笔800万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这将缓解村里发展现代农业的资金压力,每年可给村里带来近50万元的收益。”谈及村里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璜泾镇雅鹿村党委书记吴惠芳说,近两年来,该村在推进合作农场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村级物业项目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今年,村里计划投入上百万元资金,建设粮食烘干设施、引进新型农机装备,这笔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可有效缓解资金压力,拓宽增收渠道。
    像他们这样的受益者还有很多。近年来,太仓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破解“三农”发展的融资难题。目前,全市已有东林合作农场、欣科合作农场、雅丰合作农场等16家合作农场的3320公顷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了银行2.38亿元贷款。“十三五”期间太仓将继续推广和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着力解决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
    展 望  获批全国试点
    ■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助推增量扩面更给力
    “农地农贷、农贷农用、农用农管、农管农收、农收农还”……近年来,太仓以这20字“规则”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实践,引起省、苏州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他们先后组织人员来太深入调研,对太仓的探索与实践进行推广,《光明日报》、《金融时报》、新华网、中新网等媒体称之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太仓模式”。
    去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232个试点县(市、区)、天津市蓟县等59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分别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
    该决定授权国务院在包括太仓市在内的232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内,暂时调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关于集体所有的耕地使用权不得抵押的规定。这为银行机构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扫清了法律障碍,为银行机构开展该项创新业务创造条件,为其推广该项业务提供了坚强后盾,进一步加快推进了我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探索与实践。
    2015年底,太仓成为苏州唯一获批全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市,这对推动全市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市农工办相关负责人说,今年2月,太仓专门成立了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协调小组,以切实加强对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切实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太仓还在总结前两年该项业务开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太仓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推进方案》。目前,市各有关部门正按试点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快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增量扩面工作,确保试点工作成效,更好地助推太仓“三农”发展。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发改局)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