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保障居民供水和粮食生产
针对徐州市部分地区出现的不同程度旱情,水利部门正全力组织抗旱,提升抗旱减灾能力。
因徐州处于江水北调工程末梢,近年来降水量持续偏少,2011-2014年先后经受四季连旱、夏伏旱等多次特大旱情考验,受旱面积达570万亩,今年春季部分地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
为全力抓好抗旱工作,市水利局采取四项措施,全力提升抗旱减灾能力,保障全市城乡居民供水安全和粮食生产。
以工程建设为支撑,全面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积极构建多层次抗旱供水体系,实施流域性工程,先后完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刘山站、解台站等工程,调水能力同比翻两番;加快实施区域性工程,实施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及中小河流整治等工程,增加内河蓄水1亿方;强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建改造小型灌溉泵站1500座,改善灌溉面积180万亩;启动实施骆马湖水源地及徐庄水厂工程,9月底正式投产运行,徐州市将形成骆马湖、微山湖和地下水三水源供水安全新格局。
以高亢地区为重点,全力改善易旱区域供水条件。创新实施三大工程,科学解决重点区域抗旱问题,加快改善山丘区灌排条件,推进设施农业上山进程,有效改善了近5万亩山区农业灌溉条件;加快建设易旱地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基本解决了23镇16万亩易旱地区抗旱水源问题;率先实施黄河故道中泓贯通工程,完成境内156公里黄河故道中弘拓浚,新增蓄水1亿方,水稻种植面积增加30万亩,改善耕地灌溉条件80万亩。
坚持蓄引提并举、四水统筹,全力满足抗旱用水需求。科学拦蓄地表水,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增加主要湖库、河道蓄水,超前储备;充分挖掘地下水,形成以矿井水利用为特色、再生水利用为重点的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格局。
强化专业抗旱服务队伍建设,先后组建9支抗旱服务队伍,累计出动万余人次,浇灌农田近百万亩;强化用水管理,严格控制河湖库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