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吨价值8000万铁皮石斛产值增至100倍
这两天,无锡滨湖区凤谷农庄少庄主高蕴珺招待客人,用的烘干后的铁皮石斛原球茎来“泡茶”。按照高蕴珺的计划,今年5月底,随着20台培养摇床的到位,凤谷山庄将成为国内首家量产铁皮石斛原球茎的现代农业公司,以市场价计算,山庄每年产出的2吨铁皮石斛原球茎将价值8千万元,将是庄内铁皮石斛年产值的100倍。
什么是原球茎?客人们在细品口味微甘的“茶”水时都会问上一句。高蕴珺解释到,原球茎可以理解为植物的一种愈伤组织,它是种子萌发40天左右时能被肉眼所见的浅黄色的球状原胚,可以在植物受伤受损处进行细胞愈合与组织再生,其药效与铁皮石斛一样,可以调理脾胃、增强人体免疫力。
既然药用价值与铁皮石斛相当,又怎么会想到添置设备对原球茎进行量产呢?面对记者的提问,高蕴珺回答:“目前庄内种植的铁皮石斛年产值在80万左右,而经过量产的铁皮石斛原球茎的产值将是其一百倍。”谈到原球茎的发现,高蕴珺笑称是“偶遇”。她种植铁皮石斛时发现,植株的泥土周围经常能看见一些小小的球状物,农业专家说这些“小球”是铁皮石斛原球茎,除了是自然掉落,还能够人工收集与培养。高蕴珺由此产生量产的想法,并通过现代化的设备与技术,实现原球茎大规模培养。“原球茎的培养是在组培室里进行的,全过程无菌无病。”高蕴珺说。对于即将实现的量产,她显得很是期待,希望量产化的铁皮石斛原球茎能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为凤谷的现代农业产品图谱再添“亮色”。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