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导致兴化棉花播种面积大幅减少
常年3月底4月上旬是兴化市棉花播种育苗的时期,近期调查显示,原先计划种植棉花的农户,多数放弃种植,棉花实际种植面积比1月份意向调查的面积进一步缩水,种植棉花以十边隙地为主,预计今年植棉面积在0.48万亩左右,比1月份意向种植面积1.74万亩,下降1.26万亩,降幅72.41%;占上年的4.93万亩的9.74%,是植棉面积最大的1992年55.9万亩的0.86%。农民改变种植意向,放弃植棉主要原因:一是价格低,农民对市场回暖无望。国家棉花收购政策调整前的2013年籽棉收购价格4.11元(每市斤), 2015年籽棉价格2.87元,比2013年下降30.66%。二是产量不稳,植棉自然风险大。近两年我市棉花生产连续受到自然灾害影响,产量低,亩平均籽棉产量2014年为406斤,2015年457斤,低于正常年份的550斤左右。三是卖棉难,面积小且分散,无人收购。由于近年来棉花种植面积小,种植分散,收购点和经营棉花的经纪人另谋出路, 2015年多数的乡镇出现无人收购棉花,农户卖棉难的现象。四是效益降,依靠植棉增收无指望。2015年棉花亩产值1299.9元,比2013年亩产值2243.8元,下降42.07%;比2015年水稻亩产值的1771.4元(水稻价格下跌情况下),低26.62%。普通农户2015年棉花的亩用工18.17个,水稻亩用工6.77个,算上用工成本65元/工,2015年植棉效益负281元,如果2015年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按2014年亩206元计算,则植棉效益负75元,比水稻亩效益692.3元,少收767.3元。即使那些有着较好的种植技术,对种植棉花有感情的农民,也只好放弃种植棉花。五是补贴未到位,进一步动摇了农户植棉信心。2015年国家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是否兑现,至今未有任何这方面的信息,影响农民植棉信心,棉花实际面积比1月份意向面积进一步缩水。
棉花价格低,易受自然灾害,机械化水平低,用工多,种植效益低,卖棉难,以及2015年国家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未到位,农民种植意愿进一步下降,将促使棉花种植面积进一步下滑,产棉大市将无人种棉,棉花在我市将退出种植。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兴化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