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在省内率先推广水稻育秧险
来源:
时间:2016-05-12
点击数:
5月份,正是秧苗生产季节。连日来,姜堰区农委农保科一班人四处出击,走访育秧户和各镇(街道)农技推广中心,宣传推广近期刚获批的一个新险种——水稻育秧种植保险。
随着近年来大力推广机插秧,姜堰区集中育秧面积迅速增加。据统计,该区水稻种植面积50多万亩,其中采用集中机插秧面积达35万亩。俗话说“秧好半年 粮”。姜堰区农委作栽站站长刘俊介绍,机插秧具有产量高、节省人工、便于管理等优势。统计显示,该区机插秧比直播稻每亩可增收水稻100公斤左右。
然而,该区的机插秧推广近年来也面临瓶颈。机插秧离不开集中育秧,但是,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等导致的秧苗死亡,给集中育秧带来较大风险。刘俊举例说,去年该区蒋垛镇一处秧田因受水灾而烂芽,造成损失近万元。
统计显示,近两年,该区因病虫害及自然灾害导致育秧损失率达4.33%。姜堰区农委农保科科长陆连山介绍,每亩秧田育秧成本近7000元,全区共有秧田4000多亩,粗略估算每年因各种灾害造成损失超过百万元。
因为育秧风险较大,该区育秧目前呈现出小而散的特点。据统计,该区共有合作社为主的育秧户500多家,平均每家秧田面积仅8亩左右。
“之前,我区高效农业政策性保险已涵盖奶牛、育肥猪、鸡、鸭、羊、鹅等近20个险种,但育秧方面尚是一片空白。一旦受灾,不仅育秧种植户损失惨重,同时还 给供秧区域水稻种植带来风险。”陆连山说,为防范规模育秧风险,去年该区将申报水稻育秧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上议事日程。
据悉,新开一个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国家有着严格的规定。从去年3月份开始,该区着手调查水稻育秧情况,并组织育秧大户和专家座谈、论证,拟定《水稻育秧 种植保险条款》,并历经省、市、区保险、种植等方面专家多次评审、修订。近日,姜堰区收到省农业保险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批复,同意该区将水稻育秧种植保险 纳入“联办共保”保险品种目录,这标志着姜堰区将在全省率先推广水稻育秧种植保险。
该水稻育秧保险条款规定,投保人应将符合条件的水稻秧苗全部投保,不得选择投保,同时明确了由于暴雨、洪水、风灾、雹灾、旱灾、高低温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等原因直接造成保险秧苗的损失,且损失率达到10%以上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负责赔偿。
据介绍,该水稻育秧保险费率6%,为每亩秧田360元,因为是政策性的“联办共保”保险品种,政府将承担每亩288元的保费,这意味着育秧户每亩只需缴纳72元,最高时每亩可获赔6000元。
“育秧不仅成本高而且风险大,最怕的就是病虫害及自然灾害,一旦碰上了,要白干好几年。有了这个保险,我们育秧户的心里可就踏实多了。”金龙植保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童进龙在参加当地举办的育秧险培训班时,对该险种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推广育秧险意义重大。刘俊说,过去小而散的育秧状况,使得种植品种良莠不齐。该育秧险通过压降育秧风险,有利于推进规模化育秧,进而有利于统一优良品种种植,这也为订单种植打下了良好基础。
姜堰是首批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国家鼓励姜堰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为全国积累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创新保险扶持 政策,扩大农业保险范围,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陆连山说,目前区农委农保办正在全面宣传推广水稻育秧种植保险,争取早日签下全省水稻育秧种植保险 第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