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武进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六大目标明确
为扎实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四化同步”发展要求,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总目标,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提效益为主线,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构建完备的农业装备体系、科技推广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生产经营体系和支持保障体系,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切实把武进打造成特色产业聚集的精品区、经营体制创新的实验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先导区,为常州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打造亮点、探索路径、提供经验。
创建武进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主要目标为:
(一)物质装备水平保持领先。每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3万亩左右,新增高效设施农业2000亩、渔业1000亩。到2020年,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75%,高效设施农业、渔业比重分别达到20%、30%,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保持在90%以上。
(二)科技推广水平稳步提升。到2020年,引进高层次人才60名,大专学历以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占比达到95%。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万名,持专业证书的农业劳动力占比达到60%,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到60%。百户农民拥有计算机80台。“12316”等农业信息服务热线实现全覆盖,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6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所有镇(街道)具备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
(三)经营管理水平显著增强。到2020年,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80%;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0%,生猪大中型规模化(500头以上)养殖比重达到80%。新增省级(含)以上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区)5个,总面积4000亩。新增“三品”30个,“三品”产量占比达到55%,其中种植业“三品”产量15万吨,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5万亩。培育星级示范合作社35个,农户参与农民合作社比重达到80%,家庭农场经营比重达到50%。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5家,农产品加工产值350亿元,农产品出口指数达到3.5。
(四)支持保障水平有效改善。到2020年,农林水事务支出7.7亿元,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20%。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达到90亿元,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值达到1.1。主要种植业、高效设施农业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0%、60%。
(五)产出效益水平持续增长。到2020年,单位农用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3500元,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确保在9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万元。
(六)可持续发展水平全面优化。耕地面积只增不减。到2020年,单位能耗创造的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控制在3万元/吨标准煤。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达到90%。新增造林面积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4%。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面积占比达到85%。全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7%。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