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农村出来的“臭孩子”搭伴创业 让臭烘烘的鸡粪增值十倍成抢手货
鸡粪,一个臭、脏、差的代名词,但在三个创业大学生的手里,却变成了香喷喷、黄灿灿的鱼、牛、羊养殖饲料。每吨售价四五千元,创业小伙伴们让鸡粪成功“逆袭”,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在无锡北创科技园,年轻创业者闫茂凯、谢周瑞和张建桥凭着所学发酵工艺经验,将鸡粪进行生物堆积发酵制成饲料,受到养殖户的热力追捧,他们也由此开启了自己的传奇创业征程。
创业缘起
三个农村出来的“臭孩儿”臭味相投想在鸡粪领域创业
小闫、小张和小谢小时候有个共同的称号——“臭孩儿”,他们自小就是朋友。作为农村出来的孩子,他们三个小时候家里都养过猪、鸡,人畜共处一院,每天身上都弥漫着猪屎鸡粪的臭味,被小伙伴们嘲笑为“臭孩儿”。
而由于家里院子周围也都是堆积的鸡粪,对周边的邻里及街道造成极大影响,一度导致邻里关系相当紧张。但是,猪、鸡的养殖作为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父辈们只好委曲求全,向邻里乡亲笑脸道歉。幼时他们就想:难道香喷喷的鸡肉就必须要以臭烘烘的生长环境为代价来取得吗?
怀揣着儿时天真的梦想,三个小伙子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大学时选择了不同的方向,小谢选择了畜牧兽医专业,希望通过研究鸡的生理环境来改变鸡的肠道健康从而排出臭味较小的鸡粪,小闫选择了预防兽医专业,期冀着所学知识回家扩大养殖规模,粪便、废料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小张选择了生物技术专业,想要从粪便着手,直接将其转化利用。
大学四年匆匆而过,课业的负担及就业的前景逐渐模糊了三人当初的梦想,三人却都逐渐的喜欢上了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纷纷考取了相关专业研究生。之后,小谢从事畜牧养殖研究,小闫进行了动物营养相关课题,小张则开始了在水产养殖方向的研究生课题。
毕业临近的聚会,三人再次谈起稚年的梦想,不禁莞尔。但深聊发现,二十年过去了,中国畜禽养殖粪便的处理基本还停滞在简单处理的阶段,心中梦想再次促使三人又一次进行了摸索研究。于是,他们成立了自己的创业公司——建周生物,开始了与鸡粪打交道的生涯。“那时候,大家都在自己的行业,在公司上班,后来聊到这些话题,大家决定一起创业,我们专业有所不同,但是对这一行业都非常喜欢。”
遭遇挫折
鸡粪收集成为首道难题政府帮扶迈过“坎”
作为专业毕业生,三个小伙伴对鸡粪的了解再熟悉不过了。小谢说,鸡的肠道较短,消化吸收饲料的能力较差,未消化的饲料约占70%,所以鸡粪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为25-30%,氨基酸含量8-12%,还有粗纤维、钙、磷以及其他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作为鱼、牛、羊养殖的上佳饲料。
但是,囿于鸡粪的臭味及运输保存的问题,现阶段鸡粪大多被简单发酵用作肥料甚至于直接排放入环境中,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另一方面严重污染了生存环境。 “我们希望通过物理熟化、生物发酵、酶解再合成等工艺在养鸡舍周边解决了新鲜鸡粪‘变废为宝’的问题。”他们觉得,这事能够帮助养鸡户解决鸡粪带来的污染问题,养殖户们一定鼎力支持。不过,他们进入到养殖一线后,发现事与愿违,很多养鸡户对此并不热心。
经过深入沟通后,他们了解到,因为鸡粪收集并不能保证每天的持续性,需要养鸡户堆积一定规模才可以统一收走,而多数的养鸡户无法提供堆积场所,即使有场所了,堆积起来也会因为气味太臭引起周边四邻的怨声载道。每天去收集,量太少,人工费用太高;每户建立发酵场地,前期投资过大,初创企业无法负担如此大的投入,三个创业的年轻人为此惆怅无比。
就在几个创业者一筹莫展时,无锡市梁溪区北大街道办事处的几位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主动帮助联系无锡宜兴养殖村镇负责人,通过当地政府引导,企业辅助的手段,养殖聚集区建立堆肥基地,养鸡户有偿送鸡粪至堆肥基地,企业定期前来收购的方式,很好的解决了先期创业艰难的问题。
迎来转机
鸡粪升值10倍为取信客户当场“亲口尝”
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大规模鸡粪,凭着所学发酵工艺经验,三位年轻人决定大干一场。他们先将鸡粪进行简单的生物堆积发酵,直接用来养鱼,效果不错。不过,他们发现这样做工作量大,鱼体生长速度较慢,鸡粪处理周期较长,产品附加值太低,一个养殖周期后,公司效益不显著。
经过查阅资料,并与中国水产科学院、江南大学教授请教沟通后,他们转变思路。通过专家指导,他们先将鸡粪进行前期烘干处理,中期的瞬间高温烘干、消毒、杀菌,以及后期的生物发酵、酶解,制粒,这样就基本让臭烘烘的鸡粪变成了泛着酸甜香味的金灿灿、黄澄澄的发酵饲料,价值由一吨百十元升值为一吨四五千元,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及废物的清洁回收。
经过包装、宣传后,几位创业者信心满满的上路了,但在此遭遇重挫。原来,广大养殖户不接受他们的产品,甚至惊恐的认为这几个人就是骗子。这让他们很崩溃。“我们是有真实的养殖数据支撑,且鸡粪已经经过数十道工序加工过了的,属于高科技生物产品,任凭你说的天花乱坠,客户就是认定了这就是鸡粪,最多卖个几百元,多了就是骗人,就是欺诈了。”情急之下,小张抓了一把饲料,当着客户的面吃了起来。开始,客户以为这小伙子想挣钱想疯了,但经过仔细看了整个生产工艺及养殖数据后,终于相信。由此,他们也打开了局面,几个客户答应了先用着试试。
未来之路
获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建养殖基地准备大干一场
而经过前期的推广,几位创业者发现,长久以来,人们对鸡粪的认识已经固化在废物的层面,仅仅通过讲解、书面的资料,很难让广大的养殖户认可,为此他们决定要建立自己的养殖基地,让养殖代表前来基地实地参观,用最真实的案例来打动最朴实的养殖人员。
不过,建立基地需要前期的资金投入,初涉社会的几位创业者东拼西凑来的资金只是杯水车薪,项目推进再次陷入困境。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小梁再次找到了北大街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工作人员热情接待,针对他们的创业项目帮助申请了创业补贴,同时还将他们的项目作为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对上进行申报。经过努力,项目在多轮PK中脱颖而出,获得大家的认可,一举夺得“2015年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由此获得的创业项目奖金极大缓解了资金压力。基地也得以建立。
目前,他们的基地全程投喂鸡粪发酵后制成的微生物饲料,整个养殖周期内,无论生长速度、体型、健康度都较周边养殖区域有较大提升,现已成为扬中地区草鲤鱼养殖的“养殖明星”,周边养殖户都已跃跃欲试,准备2016年跟着建周生物的几个小伙子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