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较大水质好鱼类丰富 扬州邵伯湖有望建江豚迁地保护区
邵伯湖具备建立江豚迁地保护区的基本条件!由省海洋与渔业局主办、省高宝湖渔管办承办的邵伯湖江豚迁地保护区前期咨询论证会,近日在扬州召开。论证会上,来自中科院水生所、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中心和省水利勘探设计院的专家作出了这一结论。
拟建邵伯湖江豚迁地保护区
专家认为具备基本条件
今年4月,中科院水生所前期考察组就邵伯湖水域展开前期考察,就邵伯湖是否适合作为江豚迁地保护区进行前期调研。
5月20日上午,与会专家从邵伯湖永久放流点码头乘坐渔政快艇,沿着小南湖、邵伯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邵伯船闸、凤凰河、万福闸等,考察了拟建邵伯湖江豚迁地保护区相关水域,现场测量了有关兴趣点的水深等。
当天下午,邵伯湖江豚迁地保护区前期咨询论证会正式召开。专家组成员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和工作实践,围绕邵伯湖江豚迁地保护区相关事宜充分讨论。
专家们认为,迁地保护是江豚保护最有效、最直接的保护手段。邵伯湖水域面积较大,水质条件好,鱼类资源比较丰富,渔民组成简单,渔政管理体系完善,具备建立江豚迁地保护区的基本条件,也符合扬州市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规划。
去年年底以来,调查人员在镇江扬州江段多次发现江豚。据悉,这一江段有江豚20多头,而且拥有独特的基因,对江豚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人士认为,在邵伯湖水域建立江豚迁地保护区,有利于抢救性保护长江下游江豚资源及其遗传多样性,对提升区域生态文明也有积极作用。
还需进一步考察论证
争取建设成国家级保护区
鉴于邵伯湖江豚迁地保护区涉及防洪、航运、渔业及沿岸工业等功能,论证会上,专家组建议尽快组织有关单位对邵伯湖水域,特别是对凤凰河、新河、壁虎河区域开展综合考察与可行性论证。
2015年12月,江苏省政府批准实施《江苏省长江江豚保护行动计划(2016—2025年)》,力争在未来10年内使我省江段水生生物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长江江豚栖息地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江豚种群数量基本稳定。
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巡视员费志良指出,邵伯湖江豚迁地保护是落实《江苏省长江江豚保护行动计划》的实际行动,建设邵伯湖江豚迁地保护区迫在眉睫,相关工作需要尽快推进,争取建设成具有示范意义的国家级迁地保护区。
费志良要求,省海洋与渔业局资环处要抓紧谋划,形成具体工作方案,保障工作经费需求;省高宝邵伯湖渔管办事先要与地方积极沟通,早日启动相关工作。
年下降率达13%
江豚保护级别已提为一级
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鲸类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国家要求按照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长江江豚现保护级别为二级)。
江苏省长江江段是江豚的重要分布区之一。2012年调查显示,长江中下游干流江豚数量约500头,其中江苏江段有40-50头。2006年至2012年间,长江江豚数量年下降率达13%。江苏分别于2003年、2014年,在镇江、南京设立江豚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44平方公里。同时,还先后建立5个国家级长江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维护长江水生生物种群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