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浦“民生水利”助农惠农添力美丽乡村建设

来源: 时间:2016-06-06 点击数:

    淮安市清浦区境内继去年新改建的杨庙北站具备运营条件后,杨庙南站水下工程前不久通过省厅验收,今年5月将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十三五”之初,清浦区水利局以“民生水利”为主抓手,精心描绘“人水和谐、城水相融、水美乡村”新画卷,在新农村建设中助农、惠农、帮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人水和谐:筑牢防洪“民心工程”

    清浦区四围环水,地势低洼,汛期备受考验。该区结合流域性水利工程建设,推进水利项目建设“周有实效、旬有进展、月有改观”,排好计划表,冲刺总目标,奋力推进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杨庙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淮安市委主要领导在清浦区指导全区做好防汛防旱工作时,对杨庙南站工程建设寄予厚望,希望将其“建成民心工程,发挥工程建成后综合效益”。

    据了解,杨庙泵站建成后,区域排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受益范围扩大到淮安市经济开发区、淮安工业园区、淮安市生态新城、清浦主城区等地243平方千米。

    城水相融:推进人水景城相融合

    清浦区水利局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基于历史和文化因素,优化城市水利载体,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和功能,践行“水景、水美、水活、水畅”生态水利的定位。  

    该局积极策应淮安市委运河文化长廊战略规划和清浦区委“1415街区”特色定位,着力推进文渠河整治、清安河水系连通、大运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和电厂河泵站拆建等一批民生工程建设,促进“城水相融”目标实现,倾力打造“因水爱河,因河爱家,因家爱城”的人、水、景、城相融合的宜居环境,描绘“家在水边,城在景中”城水相依的画面。

    水美乡村:城乡统筹提升获得感

    和平镇越闸村“水美乡村”是清浦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样板”,据越闸村委会书记陈长宇介绍,“水美乡村”助推全村规模经济提速发展,尤其是“体验式”的农家乐观光、采摘、休闲旅游项目,带来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3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增加0.3万元。以越闸村等全区6个村为“范本”,清浦区水利局因势利导“1+”效应,今年计划完成武墩镇三闸村的“水美乡村”创建。

    喝上干净的自来水是普惠群众的民生工程。清浦区区委、区政府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头号工程”,继去年完成投资3800万元,建成惠及8.16万人饮水安全工程后,今年计划投入4000万元,改善黄码乡、盐河镇区域供水,解决5.86万农民饮水不安全问题,让全区农户与城市居民共享“同网、同质、同价”的自来水。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