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雨天“晒粮”记
6月4日上午,天空飘着毛毛雨。泗阳县高渡镇南大滩村于家龙站在自家的机房里,操作着电子按钮,把“晒”干的小麦装车运出。于家龙风趣地说:“想不到,阴雨天也能‘晒粮’!”
阴雨天何以能够“晒粮”?在于家龙的机房,6台高大的烘干机矗立中央,电动机、鼓风机嗡嗡作响,操作员正在观看烘干机的数据,操作烘干机的按钮,微调烘干机的有关参数。
于家龙告诉我们,他的烘干设施总共投入170万元,其中6套烘干机及其辅助设备96万元。烘干机高11.5米,宽2.41米,长4.19米。6套烘干机一次可烘干小麦120吨。已经烘干的是卢集镇新庄村种田大户方飞的小麦,由于小麦水分高达35,所以烘了20多个小时才烘干。如果水分低于20,10个小时左右即可烘干。
采访得知,每次烘干时间由粮食水分决定,水分多耗时多,水分少耗时少。所有烘干机都是电脑控制的,既用电又烧煤,烘干120吨粮食耗用2.8吨煤,耗电约1060度。在烘干机上,电的作用是运转,煤的作用是加温。我们透过烘干机小玻璃窗看到,粮食正在转动,循环受热“晒”干。
眼前的这些庞然大物,到底是怎么把粮食“吃”进去、“晒”干、“吐”出的呢?我们看到,烘干机的南边地面有个漏斗口,粮食放进去,会被吸进管道里,进行初次过筛去杂;进入烘干机之前,再次过筛去杂,筛去细泥和草种,净度完全达到国家储备粮标准。粮食在烘干机“肚子”里被热风烘干后,从另一头“吐”出来。
于家龙带我们来到烘干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前,指着自动控制系统对我们说:“这上边,有水分参数、自动测试、水分设定、检测温度等设定,那边还有提升机、下搅龙、拨粮轮、抽风机等电子按钮。烘干小麦最高温度90度,水分降到12.5就行了。”于家龙补充说,超过90度,小麦会被“晒”糊,“晒”糊的小麦面粉就没有活性了,所以温度要掌握好,让热风在机器里循环流通。
谈到购买烘干机,于家龙说,他家种了1550亩地,往年小麦成熟遇到阴雨就犯愁,去年县农机推广站动员他购买烘干机,并把农机大户带到烘干机厂家参观。看到烘干机好处的他一咬牙买了6套,县里给他每套3.6万元的购机补贴。
烘干机在方便自己的同时,还可以帮助村民服务,于家龙说,小麦水分在22以下的,6套烘干机每天可烘干200吨,按照5分钱一斤收费,耗时长的收费相应增加。这几天,运送小麦烘干的村民络绎不绝,陈从邦、张进军、韩益尧等大户都与老于“约了”。
“有了它,阴天下雨都不怕了,只要收回来就能把它‘晒’干。6套机一起转,一昼夜烘干四五百亩小麦没问题。”于家龙说。
泗阳县农机推广站站长周成惠介绍,全县十多家种粮大户安装了烘干机,总数达到46套。烘干机的普及,对于加快收割进度、提升粮食品质、减少小麦损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