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秸秆成了“香饽饽”
来源:
时间:2016-06-17
点击数:
6月,正值小麦收割季节,粮食丰收的同时,秸秆也留下了烦恼,但在镇江扬中金香园合作社,这里的秸秆却成了“香饽饽”。原因是他们会将秸秆加工成地膜,在水稻播种时,覆盖在地里,一方面成了自然肥料,另一方面还能阻挡杂草的生长。
16日,记者来到镇江扬中金香园合作社,只见合作社田埂上堆放了几十堆用薄膜覆盖着的秸秆。据合作社负责人童忠林介绍,“这就叫有氧生物发酵,我们将收割后的秸秆集中堆放,在秸秆打捆的同时加入生物菌,经过15~20天生物发酵后,保留木质纤维的原料,直接送至工厂,然后通过制浆技术加工成生物质秸秆地膜。将秸秆地膜通过机械作业铺设在稻田里可以抑制杂草,避免了焚烧秸秆造成的空气污染,一举多得。”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除草的原理就在于稻种播撒在田里后,在地膜覆盖的一个月内。由于没有光合作用,草尖是软的长不出来,而硬的稻尖却可以破膜而出,这样就从源头上控制了草害,减少了除草的人工投入。
据悉,目前摊铺式栽培技术已在上海光明集团、盐城海丰农场、临海农场、江苏有机大米协会等单位落地生根,推广使用面积达3万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