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养殖 变废为宝

来源: 时间:2016-06-17 点击数:

    入夏以来,在启东东海镇武东村一带,以往农田到处焚烧油菜、元麦等秸秆,以及部分养猪场周围沟河猪粪横溢的现象现已少见。要说这些喜人的变化,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健深有感触地说,樊红辉综合利用猪粪、秸秆,发展蚯蚓养殖,这对改善生态环境真是功不可没。
    年近五旬的樊红辉家住东海镇武东村7组。早在九十年代,他先后在安徽凤阳、江苏宿迁等地从事畜牧、水产品养殖。2014年春天,他从《江苏科技报》上获悉,利用秸秆和猪粪养殖蚯蚓,既有发展潜力,又能变废为宝。于是,樊红辉与当地镇、村领导商议,上马蚯蚓养殖项目,当即便得到了领导们的积极支持。
    这年秋天,樊红辉办起启东天蓝秸秆综合治理合作社。在武东村3组租用60亩农田,投入100多万元,造路、造桥、拉电线、建临时办公用房,以及购买封闭式抽粪车、抽粪泵和全自动秸秆打捆机。在此基础上,他与省农科院挂钩,专门聘请了1名蚯蚓养殖技术员。去年1月,樊红辉从日本引进9000多斤蚯蚓种,开始了他的特种养殖。
    据专家介绍,猪粪与经过粉碎的秸秆混合料,是蚯蚓的主要饲料。同时,秸秆、稻草覆盖在蚯蚓床上又能起到防晒、恒温、控湿的效果。
    去年夏秋季节,樊红辉坚持开车到农户田头粉碎稻草、油菜等秸秆,全年共用去稻草、玉米、油菜等秸秆1500多吨。还出动2辆封闭式抽粪车、抽粪泵到养猪大户抽粪,共消耗猪粪10160吨。为了满足养殖需求,他除了在当地购买农家秸秆、猪粪外,还先后到邻近的近海、惠萍等一带农家种植大户和“千头养猪场”粉碎打捆秸秆、抽粪。该镇丰盛村村民李本新说:“以前秸秆、猪粪无出路,不但干部急、群众也急。现在干部放心,群众开心,发展蚯蚓规模养殖,真是一举两得。”
    据了解,天蓝秸秆综合治理合作社主要从事蚯蚓繁育,种苗用于制药、化妆品以及饲料诱食剂等行业。目前,樊红辉正忙着购置生产设备,与客商洽谈业务,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发展百亩养殖基地。预计今年可消耗猪粪10万吨、秸秆1万吨,即可解决10万头猪的粪便、3000亩农田的秸秆出路。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