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菜市场明码标价3年来 有人尝到甜头 有人放弃

来源: 时间:2016-06-23 点击数:

    2013年7月11日,包括花园菜市场在内的常州市市区5家菜市场,开始率先在全省试行农贸市场明码标价工作,如今,将近3年时间过去了,当初的5家试点市场变为6家,常州晚报记者了解到,除了花园菜市场,其他市场的明码标价工作,步调并不一致。

   有家菜市场,明码标价牌上还是过年时的菜价

    6家试点菜市场中,会馆浜综合市场是其中一家。

    跟其他多数使用针插式标价牌的菜市场不同,会馆浜综合市场使用的是夹子式的价牌,每块价格牌高高地挂在摊位上方的日光灯管位置,只有抬起头才会看到这一排密密的价格牌。

    前不久,记者来到市场采访,在其中一个蔬菜摊位,价格牌上显示西红柿是9元一公斤,但是摊主却说是7元,“价格牌上好像是过年时候的价格。”

    市场里一个肉摊的女摊主报出的猪肉的价格,单价也比价格牌上的要贵4元,“这个牌子是以前租这个摊位卖肉的人挂的,我也不想改了,就算改成现在的价格,说不定下次招投标我又不在这个摊位了。”

    在一个卖生姜和大蒜的摊位,摊主报的价格也完全不是价格牌上的标价。

    记者随机问到的4个摊位,只有一个卖鸡蛋的摊位,实际价格和挂着的价格牌完全一样。女摊主解释,蛋品摊位上品种少,每天挂价格牌也方便。而且,挂上去以后,人家看看鸡蛋价格跟附近超市的相差不多,还能吸引客源。

    市场内外都有竞争,一些经营户对明码标价有想法

    记者来到清潭综合市场时,是上午11点,这里已经冷清下来,水产经营户蒋师傅开始打扫摊位上的卫生,准备回家烧午饭,一排价格牌插在电子秤旁边的墙壁上。

    什么时候开始使用价格牌的,蒋师傅已经不太记得了,“最少有两年了吧。”一开始,大家都按照要求每天把价格牌插在鱼、虾、黄鳝盆上,后来, 一些经营户慢慢不用价格牌了,还在使用的经营户看别人不用了,也慢慢不用了。清潭市场曾经是首批试点的市场之一,此前已经退出,当初免费发放的统一价格 牌,只有极少数经营户还在使用。

    一旦标出价格,等于亮出底牌。蒋师傅说,这些年来,市场西面有超市卖起了蔬菜,马路对面的新村里开了许多蔬菜店和水产店,形成了竞争。那些 店的东西好坏不说,但是价格便宜,一些顾客一看价格牌,比市场里面便宜,就跑到外面买了。还有,刚刚挂出价格牌的那段时间,一些平时买菜时习惯讲价还价的 顾客还是要还价,不还价就不买了。

    经营户的这种心理,在会馆浜综合市场更为普遍。前几年,市场西面的军工路上,新开了家信特超市,还有不少卖菜的小门店,对市场形成了一定冲 击。虽然顾客心里也有数,外面小门店的蔬菜新鲜度和质量整体都比不上市场里面,但是实行明码标价以后,顾客走进菜市场,所有摊位的价格一目了然,再到外面 的小门店一对比,价差明显,顾客心里就会有想法,有时候就直接在外面买了。经营户一方面要跟市场里的同行竞争,还要跟市场外的同行竞争,所以,不愿意轻易 亮出价格底牌。

    方便快捷,年轻顾客普遍支持菜市场明码标价

    尽管经营户各有想法,但是,对于顾客来说,明码标价总体而言是件好事。

    家住天宁区的赵先生说,家里老人帮忙带孩子很累,所以现在买菜的重任都落在了自己身上。以前也没怎么买过,觉得贵了就换一家买,时间来得及 就多比较下哪家菜好价格适中,讲价既需要本事又需要时间,还得了解行情才能和商贩“打嘴仗”,年轻人普遍没有这个本事,所以不会还价,而是宁愿快点买完赶 紧回家,可惜家附近的菜市场还没有实行明码标价,每次还得张嘴问价钱。

    在新北区一家公司做文员的秦小姐说,因为难得买菜,从来不讨价还价,但是一次买菜的经历,让她改变了想法,再也不想到菜市场买菜了。一次买 西红柿,问价格,“摊主可能看我岁数不大,就乱开价五块一斤。这时来了一个大妈,摊主立刻说三块五,当时就风中凌乱了。”反正做饭也不多,还是去超市买 吧,虽然选择不多可能也不够新鲜,但是起码不会被骗。“如果明码标价的话,至少不会有这种看人报价的不愉快吧。”

    明码标价后,顾客投诉少了,客流增加了

    花园菜市场是我市首批试行明码标价的菜市场之一,也是试行的6个菜市场中,公认做得最好的。来这里买菜的顾客,已经形成了不问价格直接动手挑选的习惯。

    市场管理办公室蒋主任告诉记者,既要做好明码标价,又要让经营户不觉得麻烦,市场也花了心思。像盆菜、卤菜、杂货类一年四季价格变化不大的 摊位和店面,市场要求经营户只要标出不少于15个品种的价格即可,蔬菜类等价格变化频繁的,标价要求简单明了。“价格牌一旦亮出来,高于价格牌销售就是违 规。”

    实行统一的明码标价管理以后,最明显的变化,是顾客投诉减少了。蒋主任介绍,以前,如果顾客到公秤处投诉经营户短斤少两,管理人员去找经营 户核实时,有的经营户会推脱,说是顾客自己把价格听错了,秤没少给,也没多收钱。这样一来,管理人员想查证就变得比较难了。实行明码标价以后就不一样了, 一旦有顾客投诉,管理人员在进行处理时,摊位上的价格牌就是证据。

    不过,对于明码标价,经营户们并非没有想法。二楼蔬菜区一个经营户告诉记者,实行明码标价以后,摊位上的利润变薄了,竞争更厉害了。“面对面或附近的摊位,人家一降价我们就得马上跟着降,动作还得快。”

    投诉少了,再加上市场本身的价格优势,客流增加了。在花园菜市场,很少有经营户流动到其他市场的。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