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影响兴化夏粮收购进度
今年兴化夏粮收购进度明显滞后,进度低于往年。截止6月19日统计数据显示,全社会列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8.82万吨,同比减少16.32万吨。其中国有企业收购4.16万吨,同比减少近11.1万吨;本地面粉加工企业收购4.66万吨,同比减少5650吨。据分析,天气、市场、心理等三大因素影响了我市夏粮收购进度。
4月下旬到6月上旬,正是小麦成熟、收割的黄金时期,连续一个多月的多雨天气,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影响:影响了小麦的品质,小麦病斑、芽麦、未熟粒等情况严重,导致不完善粒超标,成为影响今年托市小麦合格率的重要因素;影响了夏粮的收割进度,至6月18日,全市小麦收割工作才全部结束,较正常年份推迟约7天左右;影响了正常的收购作业,前期阴雨间隙收割的小麦由于整晒条件不足及收购机械雨天无法操作等原因,导致前期收割的新麦不能及时收购入库。
今年的夏粮收购受到市场供求关系及国际国内价格因素的影响,南方及泰州南部地区新麦先于我市上市,其较低的市场价格直接影响到我市的价格定位。目前我市中等标准新麦国有购销企业到库价为每斤1.18元,面粉加工企业到库价由开秤初期的每斤1.14元下跌到现在的1.00-1.035元之间。由于新麦品质参差不齐,市场行情偏弱,出现收购、销售两不旺的现象。
夏粮收购滞后同时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各类收购主体收购较为谨慎。虽然国有购销企业明确表示了敞开收购的态度,但新上市小麦符合托市标准的比例不高,入库进度受阻;本地面粉加工企业由于前期消化了部分拍卖托市粮,加上当前面粉和小麦市场价格不稳定等因素,有的企业放缓了收购进度;其他小麦收购主体大多采取订单收购方式,没有明确的销售去向一般不敢过多蓄库收购。与此同时,各类小麦种植主体也存在一定的惜售心理。虽然今年新麦的品质明显低于往年,但当前较低的市场价格还是超出了大部分粮农及种粮大户的心理预期,部分有条件的种粮户已将小麦整晒入库,对后期小麦价格行情存在一定的期待。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兴化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