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区打造农村公路“升级版”
近年来,武进区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当地农民创造了便捷、舒适、优美的交通环境,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更为各镇的农家乐、旅游景区带来火爆人气。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武进以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为目标,结合实际制定“四好农村路”创建实施方案,并以农路提档升级工程、文明样板路创建、路域环境整治等工作为抓手,提高辖区农村公路通畅水平和服务水平,保障公路质量,改善路域环境。
打通农路惠民“最后一公里” “十二五”期间,武进交通部门新建、改造农路21条共88公里;区、镇两级农路办对63条总计115公里的县、乡、村公路实施提档升级改造;新建、改造农村公路桥梁155座,大大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出行条件。在交通网络日趋完善的基础上,我区立足实际,将2016年农路建设工作重点从大规模建设向集中攻坚转变,结合“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方案,全年计划新改建农路6.5公里,实施农路提档升级工程30.1公里,改造农危桥21座,新建公交站棚60个。上半年,区公路部门指导各镇(街道)完成了乡道平整度检测,开展了全覆盖路况调查,为创建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根据调查结果,全区乡村道优良路率、四级双车道及以上公路比例、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等重要指标已达到省级考核标准,但个别镇(街道)仍存在路网指标偏低。目前,区公路部门已经根据调查数据,针对指标薄弱镇和具体路段,指导镇农路办制定并实施提档升级具体方案。同时,督促各镇(街道)继续改善农村出行条件,重点改造阻碍镇村公交及校车通行的“瓶颈路”和“断头路”,新辟、调整、优化公交线路,完善健全农村物流的末端网络,打通农路惠民“最后一公里”。
推动建、管、养协调发展农路建设是重点,管理和养护是建设完成后的难点。“十二五”期间,区公路部门多措并举做好农路管养工作,县道公路管养质量2011—2013年位列全省第二名,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全省第一名。为了更好地推动农路建、管、养协调发展,今年,区交通部门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区、镇、村三级管理体系,督促各镇农路管养机构配置到位,农村公路管养列养率达100%。同时,结合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农路路域环境整治;继续推进“精细化养护管理”,开展“养护大中修精品工程”创建活动,使整体工程优良率达到100%;加大养护新技术应用,继续推广使用砼快速修补、沥青冷补料、SFC半柔性路面等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推进公路绿色、低碳发展;全面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着力解决不符合校车通行条件路段上的急弯陡坡、路侧险要乡村道路的安全隐患。2016年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计划为95.8公里,涉及加装护栏、增加警示桩、增设错车道等一系列措施。经过近半年努力,目前全区县道及乡村道公路好路率均已超过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创建指标。
实施文明样板路创建工作路面平坦、整洁宽敞、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这是百姓的企盼,也是公路部门的追求。为改善农村公路通行环境,区公路部门大力实施文明样板路创建工作。截至“十二五”末,全区共创成省级县道文明样板路4条52公里、市级“三类三型”乡村道文明样板路245条442公里、区级农村公路文明样板路207条657公里。在“四好农村路”创建过程中,区公路部门继续将优质农路创建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不论是呈现“一路一品”特色的延政西路——月季大道、金武路——樱花大道,还是乡村道文明样板路代表——雪堰镇的南太线、前黄镇的环镇西路、横林镇的横林大道等,这些优质农路都为“大美武进”建设添上了靓丽的一笔。同时以点带面,辐射全区各镇,引领农路建设迈上新台阶。
今年,区公路部门计划新增区级农村公路文明样板路30公里以上,惠及雪堰、礼嘉、前黄、牛塘等镇。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