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水:西瓜试验田里的“土”专家
在今年的江宁横溪西瓜节新闻发布会上,71岁的瓜农王金水因“抢”话筒为横溪西瓜“发声”而被媒体广泛关注。而在横溪西瓜种植户中,王金水的名字早已不陌生,还被贴上“胆子大”、“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等标签。
在横溪街道新杨社区的一大片农田旁,笔者找到了正在卖瓜的王金水。皮肤黝黑的他穿着一身深色衣裤,脚上趿拉着一双旧布鞋,裤脚和袖口高高卷起,露出布满皱纹的皮肤,胸前、裤管和鞋面上则沾满了泥土。西瓜销售目前已接近尾声,但王金水并没闲下来,仍旧每天忙着管理瓜田、采摘西瓜。与相邻的西瓜摊点不同,王金水售卖的西瓜大小不一、颜色也各不相同,“我家西瓜品种多着哩,这里就有20几个品种。”王金水脸上顿时神采奕奕,挥着手臂跟笔者聊起他与西瓜的“姻缘”。
60年代加入共产党的王金水曾担任原红杨村村支部书记,后转至乡镇供销社任职,期间他一直带领本地瓜农种西瓜。退休后,王金水的生活重心依旧围着西瓜转,并甩开膀子大胆尝试,从单纯的西瓜种植,转向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2006年他家的农田被南京市蔬菜研究所作为试种基地,2010年被江苏省农科院、江苏省种子站、国家西甜瓜研究中心作为试种基地,而这位质朴的农民一肩挑起了试种的重担,每日与田地为伍,从西瓜育秧、授粉、采摘,到换种水稻,全程参与,从不懈怠。
春节是阖家团聚的时候,却也是西瓜育苗的关键期,王金水家的新年几乎都是在西瓜大棚里度过的,慢慢地,亲朋好友甚至习惯了直接去瓜棚里给他拜年。由于投入了大量精力,王金水家西瓜的座果率、甜度等也有保证,并且,他针对不同品种的西瓜琢磨出不同的种植技术,常有农业专家上门与他切磋、讨教。“这是地里种的新品种,名字我还搞不清,但它跟别的品种不一样,第一朵母花不能授粉,不然果子小,口感还不好,但旁边这个不一样……”经验积累不容易,有时要面对多次失败才能总结出最佳的种植经验,但老王从不藏私,总是大方地与种植户们分享经验。
得益于王金水大胆的尝试,去年,他试验的瓜菜品种有60多个,而目前已有西瓜、水稻等10多个新品种在当地大面积推广,而今年,他家的农田里已经种植了120多个不同品种的瓜菜。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