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助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2015底,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开始建设秸秆饲料厂,为发展“秸秆喂羊、羊肉上市、羊粪下地”的循环农业添上重要一环,目前这个饲料厂已进入最后的设备调试阶段。
走进秸秆饲料厂,除了一条条已经安装正在调试的生产线,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堆放在边上、调试过程中生产出的一包包饲料了。这些饲料每包重20公斤,现在这些都是按东林羊场目前的饲料配方生产的,正式生产时,可以按照牛、羊种类调配,也可以按照幼崽、成畜、怀孕母畜等需要进行调配,“下线的饲料都是配好的,打开袋子就能直接喂牛羊了。” 加快好的饲料中的秸秆长的有四五厘米,短的一二厘米。
工厂的生产线由南向北排列,最北边是进料口,生产饲料的原料包括主料秸秆,也包括豆粕、豆腐渣、添加剂等辅料,厂内仅辅料进料口就有12处,即可以根据需要最多同时在饲料中添加12种辅料。
主料秸秆要经过两道粉碎加工程序,第一道是粗切机“切”,第二道是细切机“揉”。从粗切机出来的秸秆约有20厘米长,同时会变软,再输送到细切机中,不仅切得更细,还会“揉”得更软,并与配料混合,最后输送到包装口,自动包装下线。
包装生产线的最末端是一台机器人,这台机器人的前端安装着一对机械手可以把饲料一包包装到托盘上,工人只要开叉车配合机器人上空托盘、叉走装满货的托盘就行了。
工厂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生产能力强,共有4条秸秆粉碎加工生产线和2条饲料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达4万吨,一亩麦地的秸秆不到1吨,饲料厂可以“吞下”4万多亩小麦地的秸秆;另一个就是自动化程度高,除了上秸秆、下商品饲料要工人驾叉车作业,中间的生产过程都是自动化。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