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泰州农村常住居民消费情况简析
2016年上半年泰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764元,同比增加609元,增长11.8%。从消费构成来看,八大类消费支出普遍提高。
一、农村居民消费特点
(一)恩格尔系数微降
由于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农村居民粮食和蔬菜自给率下降,食品支出逐步增加。上半年,泰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1804元,同比增加183元,增长11.3%,恩格尔系数为31.3%,比上年同期微降0.2个百分点。
(二)服装消费开支增幅较大
由于现在农村居民衣着打扮越来越讲究品牌和材质,据调查,今年上半年单件服装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长12.2%。上半年,泰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衣着支出448元,同比增加52元,增长13.0%。
(三)居住支出增幅最小
随着农村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愿望,装潢档次和风格与城镇居民越来越接近,居住消费不断提高。上半年,泰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居住支出1134元,同比增加84元,增长8.0%,增速比去年同期微涨0.1个百分点。
(四)生活用品支出增长加速
由于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家用器具、家庭日用品、个人用品这三项支出增长较快。上半年,泰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373元,同比增加43元,增长13.1%,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4.2个百分点。
(五)交通通信支出增长最快
上半年,泰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955元,增加137元,同比增长16.7%。家用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带动了交通通信支出的增长,截至2016年上半年泰州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家用汽车拥有量达22辆,增速比去年同期增长22.2%。同时,家用汽车拥用量的增长也带动了燃油、保险、维修的支出。
(六)文教娱乐消费增速放缓
农村居民对子女的教育日益重视,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上半年,泰州农村常住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473元,增加50元,同比增长11.9%,比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
(七)医疗保健支出稳步增长
看病有医保,支出压力有所减缓,农村居民将重心转到日常保健上,增加了医疗保健品和滋补品的开支。上半年,泰州农村常住居民医疗保健支出296元,增加28元,同比增长10.6%。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增速平稳
上半年,泰州农村常住居民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282元,同比增加32元,增长12.8%,比去年同期上升2.5个百分点。
二、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不利因素
(一)农村居民收入整体偏低
农村居民收入虽然增幅大于城镇增幅,但从绝对数来看,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差额比去年同期增加646元。
(二)消费观转变不完全,消费主力流失
年轻人作为消费的主力军,但大多数常年在外打工,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和留守儿童,他们的消费观陈旧,尚未完全转变。
三、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建议
(一)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一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扩大优质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积极引导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二是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改善农民工待遇,解决农民工就业、子女就学等问题。三是加大农村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四是继续贯彻落实已经实施的农村减负政策,禁止不合理收费和乱收费现象。
(二)完善流通网络,扩大农民消费
大力培育农村新型流通方式,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逐步将连锁经营、代理销售、配送服务等营销方式向广大农村延伸,着力解决农民购物“不方便、不实惠、不安全”之忧。同时,积极鼓励大型超市到农村特别是主要农产品集中地搞建设,促进城乡双向流通,实现产销对接机制,减少流通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三)调整产品供应结构,适应消费新变化
随着农民收入提高、农村通水、通电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家电市场商机无限。加强对农村商品市场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农村需求和农民消费的特点,开发适合农村和农民消费需求的物美价廉的产品,在品种、规格、性能、式样上,务必讲求经济适用、操作简单,并提供维修、配件等售后服务。
(四)改善消费环境,保证消费安全
继续加强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家电”下乡提供条件;积极探索发展农村消费信贷,活跃农村消费市场;继续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加强农村薄弱地区的监管,发挥农村消费维权网络的作用,依法严惩制假售假活动,营造安全放心的农村消费环境;建立完善农村商品售后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
(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消费倾向
目前,农民养老、医疗和子女就学等方面还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农民不敢超前消费。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只有社会保障措施落实到位,消除顾虑,农民才敢超前消费和放心消费。当前要继续完善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设,重点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全面实施社会医疗救助制度,适当提高医疗救助资金标准,切实解决农民因病致贫问题;加快农村敬老养老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依法进入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领域,提升各类福利服务机构层次,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泰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