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水利基本现代化连续五年领先全省且实现程度达92.1%
日前,江苏省水利厅发布《江苏省水利基本现代化进程监测报告(2015)》,苏州市综合得分达92.1分,是全省唯一超过90分的地区,连续5年稳居全省各地级市之首。
2015年,苏州市水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牢牢把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大局,紧紧围绕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加强水利建设,创新水利管理,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根据《江苏省水利基本现代化进程监测组织实施办法》,省水利厅组织各省辖市水利(水务)局对2015年水利基本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测算,经汇总分析,综合评定苏州市水利基本现代化实现程度为92.1%,位列全省各地级市之首,达到水利基本现代化指标要求。
《江苏省水利基本现代化进程监测报告(2015)》监测内容包括防洪减灾工程能力、水资源供给与效率水平、河湖水质与水生态状况、农田水利保障能力、水管理能力及发展保障能力等六大体系22项指标。从分项指标看,苏州市在流域防洪达标率、万元GDP用水量、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旱涝保收田面积率、水利工程设施完好率、水利投入政策到位率等6项关键性指标的实现程度均超过90%;其余16项一般性指标中除城市区域防洪除涝达标率指标外,各项指标均超过80%,且有10项一般性指标实现程度超过90%。
下一步,苏州市将突出“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重点,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突出抓好五项工作:一是着力提升防洪减灾综合能力。针对京杭运河沿线设防标准仍然不足的问题,加快推进运河堤防提标改造项目,提高区域防洪能力。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提高城市防洪排涝体系。二是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贯彻《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实施方案》、《江苏省节约用水条例》、《苏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要求,完成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建设试点评估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中期评估,制定苏州市水效领跑者实施方案和节水型园区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今年内完成1200个村庄治理任务。启动实施黄埭西片和浒墅关镇河道水系连通工程及苏州城区清水工程,着力改善河湖水环境。三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水美乡镇水系规划修编工作。四是强化河湖与水利工程管理。加快推进河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对全市河道管理现状进行常态化巡查监管。全面推动划界确权工作,建立由市政府牵头的协调推进机制。五是推进水利科技和信息化建设。构建水利水务大数据、大平台综合服务体系,实现水利水务信息化资源共享,实现全市水利水务管理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变。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