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农业保险既保成本更保收入是探索方向
一场洪灾充分显现了农业弱势的特性。农业保险如何科学设定?如何更好地符合农民预期?改革之路迫在眉睫。与此同时,农业不仅需要面对自然灾害风险,丰收之后还需应对市场波动,双重压力下,武进农业保险发展之路究竟怎么走?
“通过分散农产品市场风险制度,从保成本到保收入转变是有效出路。”区政府党组成员薛红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按照这一思路,武进正率全国之先开展试验。
根据农业部改革试验要求,我区从2014年12月起,正式承担实施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水稻收入保险改革试验项目。
经过一年精心准备,今年,该项目率先选择前黄镇、礼嘉镇和雪堰镇的1600多亩水稻作为试点区。为此,区政府通过与人保财险武进支公司按照“联办共保”的模式开展合作试点,并聘请专家精心设计了保险条款。依托省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发布的水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和前五年稻谷平均产量,确定今年水稻每亩的目标收入为1800元。
按照这一目标价格,种粮农民能有合理的利润空间,每亩产值达不到这个数额,给予补足。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我区将保险费率定为6%,并明确保费的80%由政府财政补贴,农民仅需承担20%。
“这种保险无疑为种粮兜了底。”前黄镇君臣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社长李臣说,按照1800元的目标收入,除去土地流转费用、生产成本及保险费,有一定利润空间。种粮存在风险,会遇到自然灾害、价格下滑等,买了保险能实现保本微利,农户们普遍欢迎。
“创新推行水稻目标收入保险,以市场之手来保障农民利益,具有显著现实意义。”薛红霞表示,改革的实施规避了粮食生产和市场风险,试点成熟后将逐步在全区范围内推广。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