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生产基地各显神通 为市民菜篮子添新绿
入伏以来,苏州市各生产基地巧妙利用设施,精心选择品种,采用各种新技术,避开高温辛勤劳作,尽力减少高温对蔬菜生产的影响。
巧用设施
8月4日下午近3时,梅李镇珍北蔬果专业合作社基地上,工作人员开始忙碌起来,有的进行生产管理,有的负责采摘蔬菜。这里共有60亩大棚,前段时间连续高温,雨水又少,基地积极应对,利用现有设施进行生产。“我们充分发挥遮阳网、防虫网的作用,做好遮阳降温工作。在灌溉上,利用水肥喷滴灌等设施和技术,避开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段,采取早晚水肥喷施等措施,最大程度地减轻高温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增加伏菜的供应量。”基地负责人缪建华说。
为应对夏季蔬菜病虫害高发的状况,基地加强对病虫害发生情况的监测,采用绿色防控技术,选用生物药剂落实防治措施,同时进一步落实监管措施,确保伏季蔬菜质量安全。
妙选品种
在基地的防虫网里,秋葵长势正好。技术人员朱荣华介绍说,秋葵就喜欢这样的天气,在这样的温度下它们生长得更快。“第一批是4月中下旬下种的,到7月份开始采收。第二批6月份下种,7月底就开始采收了,生长周期明显缩短。”朱荣华表示,正是因为秋葵喜高温、喜光的特点,才会选择在这段时间种植这个品种。
合理品种茬口也是基地应对高温的举措之一。合作社根据不同蔬菜的特性,选择适宜在夏季种植的品种。目前,基地上除了秋葵,还有网栽的短季速生叶菜,同时积极发展夏秋青菜、苋菜、生菜、芹菜等耐热叶菜,适时培育花菜、甘蓝、菠菜、萝卜等夏秋早熟品种。在持续高温之前,基地还在防虫网室抢播了“夏丽”“夏抗”等速生耐热小白菜,以多品种、多茬次堵“伏缺”,保证每日的上市量。
避开高温
下午3时多,秋葵种植区的工作人员沈培英戴好手套,拿着篮子下地采收。她告诉 记者 ,高温天气她们早起下地,到9时左右就结束上半天的工作,休息到下午3时多再下田。
负责人缪建华说,为了保证正常生产,基地调整了工作时间,避开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候。这使得一天的生产时间有所缩短,为此,基地所有负责人全部下田劳作。缪建华表示,他们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以便合理安排生产。“夏季比较特殊,除了高温,还有暴雨和台风。如果有台风和暴雨,我们会提前疏通田内外沟系,加固各类棚架设施,防止恶劣天气损坏设施和雨后发生渍害。”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