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行动在苏州常熟正式启动
为进一步落实《江苏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近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委在常熟举办调查与收集启动会。全省60多名普查与行动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杨庆文研究员对此次行动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讲解、江苏省种子站翁为民调研员对这项工作的目的意义进行了阐述,江苏省农科院常有宏书记为调查队授旗。
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是对珍稀、濒危作物野生种质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的重要措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是丰富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基因库的重要途径,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是提升我国种业和农业核心竞争力地强有力支撑。
常熟居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作物种类繁多,但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大量地方品种迅速消失,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资源也因其赖以生存繁衍的栖息地遭到破坏而急剧减少,像常熟特有的“荡颈颈”胡萝卜、紫棉花就已失传。
在常熟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座谈会上,该市种子管理站负责人就常熟市种子资源调查收集前期准备情况做了介绍:目前,已有40多种常熟特有的种子资源被定位登记,进行抢救性保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普查与征集行动会进一步展开,争取对常熟特有的种质资源进行最大力度的保护。
在种质资源野外实地调查活动中,调查队们前往虞山林场、梅李镇进行调查,杨庆文研究员就果树类、蔬菜类等不同的种质资源的标本采集、数据读取、现场拍照等进行现场指导。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