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后坊村抢抓新机遇 创造新优势
来到国家级生态示范镇———武进区湟里镇,沿着老常溧路就可进入后坊村。提起这几年新农村建设,社会各界都说后坊村一年一个样,年年有新样。近年来,该村通过加大公益事业投入,办好、办实一项项惠民实事,迅速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切实让老百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这些,多亏村民们一致公认的后坊改善村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引路人———村党总支书记徐田明。
为官一任,致富一方。这是徐田明任职17年来个人价值的体现,也是群众最盼望的事情。说一千道一万,群众富了最关键。这些年来,在徐田明的带队下,后坊村始终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主力军作用,加力推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切实加强农业服务建设,为老百姓持续增收致富“铺好路”,全力做优、做好了“工业兴村、草坪富民”这篇结合文章。
全村经济持续不断发展、壮大就是最具说服力的例证。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后坊村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甘当企业转型升级的“润滑剂”,竭诚为企业投资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努力做到在增速保持合理区间过程中持续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同时,还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平台,主抓“惠农工程”的实施,不断加大“三农”投入,有效促进了草坪特色产业的迅猛发展。仅去年共计筹集700余万元,重点对农村道路、节水渠、电灌站进行改造,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截至去年末,全村拥有企业13个,村民人均收入达22640元。
只有着实办好群众所思、所盼的事,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才会让他们过得更惬意。多年来,后坊村在徐田明的带队下,始终将“为民、靠民、惠民”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努力为村民带来幸福的生活。特别是近3年,该村以发展惠民生,以民生促发展,从群众最紧迫、最直接的事情入手,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方式,加大农田水利、道路拓宽、改水改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回应着民众的所思所盼,让村民们体会到民生建设的加速度。截至去年,全村道路硬化率、自来水入户率基本达到10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基本形成全覆盖,其中经拓宽改造的村组道路,更加方便了群众出行。据了解,该村今年还将新建2个健身广场,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并有效整治环境,突出整体推进,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村庄环境。
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一项永不竣工的系统工程。当前,后坊村“两委”班子正紧抓新孟河延伸拓竣工程实施的机遇,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用心谋划好新常态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将通过筹措更多的社会资金,调动更广泛的社会力量,不断出实招改善民生,集中办好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使村民的福祉再扩大、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