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里的生意经

来源: 时间:2016-09-06 点击数:

    两年前,25岁的陈河没想过自己会“子承父业”,干起卖菜的营生。所不同的是,父母卖菜在菜市场,靠的是摆摊守点,而他则是订单配送,主动出击,靠的是互联网。

  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陈河,老家宿迁市泗阳县。陈河说,父母正是用一分一毛的积攒,供他吃穿、上学,直到2012年他大专毕业,在淮阴区一家生产电热水壶的私营企业找到一份月薪3000元的工作。

  让陈河萌发创业念头的,是在父母菜摊上,与一位顾客的一次闲聊。“那是2014年底的一个周末,外面飘着细雨,我到菜场给父母帮忙,来了个买菜的小青年,见我一个大小伙子跟在父母身边卖菜,以为我没工作,觉得怪可惜,”陈河回忆,小青年也就20岁出头,懂电脑,尤其精通互联网,买完菜转身要走的时候,突然朝陈河冒了一句:“你就没想过弄个网站,在网上卖菜?”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小青年走后,陈河就琢磨:“网上卖菜,流行说法叫电子商务,要真能在网上卖菜,父母也就不用这么辛苦。”问题是,数控机床专业毕业的陈河,对电子商务一窍不通。

  “不懂,可以学。”陈河说,只要能把父母从菜摊的辛苦中解放出来,干嘛不去尝试?随后,陈河一边上班,一边利用空闲时间报名参加电子商务方面的培训。课程结束,陈河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创业,创办淮安买菜网。

  “辞职不是头脑发热,一时冲动。”陈河告诉记者,辞职之前,他用两个多月时间专门做了一番市场调研,算了一笔账:“市区大小饭店超过2000家,按照平均每家饭店日均采购蔬菜150元的保守数字计算,一年的蔬菜消费总额超过亿元,我只要为其中的100家提供生鲜蔬菜的配送服务,利润就相当可观,这还只是饭店,要是加上单位食堂、家庭散户呢?”

  陈河想方设法靠服务和蔬菜品质取得客户的信赖。“现在,已经有30多家饭店和单位食堂认可了我的销售模式,每天从我的买菜网上下的蔬菜订单超过2000斤,这个数字每个月都在增加,增幅超过30%。”陈河说,不只是饭店和单位食堂,随着自己与美团、同城快递等联手合作,买菜网的知名度正在逐步提升,通过买菜网买菜的家庭散户也与日俱增,目前已达到1000多家。

  “我准备筹建自己的仓储、配送中心,同时与蔬菜专业基地合作搞直采,压缩中间环节,提升利润空间,争取在明年将饭店、单位食堂客户规模发展到100家,家庭散户这块做到3000家应该没问题。”对未来的创业之路,陈河充满信心。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