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休闲结合型农业项目 宿迁果桑风景独好

来源: 时间:2016-09-22 点击数:

    宿豫区侍岭镇苗庄村村民葛凤刚,2012年牵头成立源壮蚕桑专业合作社,带领社员在宿豫区新庄镇租赁土地600亩,栽植叶果两用桑树,既可摘桑叶养蚕,又可休闲采摘桑果,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科学选种合力推介

  发展果桑产业,科学选种是关键。为此,葛凤刚主动与市蚕桑技术指导部门合作,科学选用叶果两用型果桑大十和白玉王两个品种,科学栽植,标准化管理,在饲养蚕品种的引进上采用雄蚕品种秋华平30,既提高蚕茧产量,又提升生丝品位。为打响果桑这一休闲观光品牌,葛凤刚带领全体社员每年举办一次生态休闲旅游节,到2016年已连续举办4次桑果开摘仪式。同时,他还主动邀请在外地工作的宿豫籍乡亲及各级领导前来指导,邀请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从业人员现场体验,通过报纸、电视、门户网站进行桑果采摘游专题节目报道,全方位推介宿豫源壮桑果。现在每到5月,前来品尝鲜美甘甜桑椹、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络绎不绝。在这些人当中,既有宿迁本地人,也有来自周边县区甚至是南京、上海的游客。

  强化管理增加效益

  果桑容易受真菌感染发生菌核病,不仅种植户经济受损,也对果桑休闲观光的持续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为此,葛凤刚推行标准化生产管理,建立起完整的菌核病防治链,全面推广配方施肥和生物有机肥,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害,确保生产的桑果为绿色环保型水果。由于桑果销售情况良好,且桑叶养蚕,效益比原来光养蚕增加不少。他的基地平均每张种产茧37.8公斤,比普通农户的高5.3公斤,而且茧质优、价格高,每张蚕增收在400元以上。随着果桑基地采摘品尝游客数量逐年上升,2016年采摘桑椹近8万斤,每斤销售单价在5元以上,实现销售收入40万元。

  增收启示

  创建果桑观光采摘园,改变栽桑主要用于养蚕的单一模式,不仅赋予本地的休闲旅游观光新内涵,而且成功实现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了土地产出,增加了经济收入,为农业增收致富提供了新的样板。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